第46章 本草纲目李时珍精神食粮话健康(第1/4 页)

人活着的意义和价值何在,今日从本草纲目李时珍精神说起,人,首先是生命,其次才是工作和生活,我的岁月花儿红正是生命生存生活的树干枝叶和花果的解说和演绎,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伟大和微微派生草绿故事。

喜爱生活,读读中国名医李时珍,下面简介一下李时珍——

●李时珍(约1518年~1593年),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广黄州府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明代著名医药学家。与“医圣”万密斋齐名,古有“万密斋的方,李时珍的药”之说。后为楚王府奉祠正、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四川蓬溪县知县。李时珍出生于世医家庭,从小就喜爱医药,立志悬壶济世。经过刻苦学习和实践,在三十岁时已经成为当地名医。后楚王聘李时珍到王府掌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推荐其上京任太医院判后,经举荐补太医院之阙,一年后辞职回家,在此期间,李时珍阅读王府和太医院中大量的医书,医学水平大增。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历经二十七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1593年,李时珍逝世。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成为当时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被后世尊为“药圣”。李时珍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医书。

●李时珍生平

随父学医的李时珍,明武宗正德十三年农历五月二十六日(1518年7月3日)生于湖北蕲春县蕲州镇东长街之瓦屑坝。

李时珍祖父是草药医生,父亲李言闻是当时名医,曾任太医院吏目。当时民间医生地位低下,生活艰苦,其父不愿李时珍再学医药。李时珍14岁时随父到黄州府应试,中秀才而归,李时珍出身于医生世家,自幼热爱医学,并不热衷于科举,其后曾三次赴武昌应试,均不第,故决心弃儒学医,钻研医学。23岁随其父学医,医名日盛。为太医明世宗嘉靖三十年(1551年),李时珍33岁时,因治好了富顺王朱厚焜儿子的病而医名大显,被武昌的楚王朱英裣聘为王府的“奉祠正”,兼管良医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