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页(第2/4 页)

都市妖孽人生 张爱玲 31 字 2024-03-01 13:10:25

美国有些青年夫妇组织的“公社”是朋友合住,以亲族为单位的还没有,也住不长,

大概是嬉皮型的人才过得惯。但是小家庭也不是完全不需要改进,弗洛依德式的家庭就是原

子家庭。“扩展家庭”有许多长辈给孩子们作模范,有选择的余地,据说不大会养成各种心

理错综,至少值得作参考。

西方刚发现夏威夷等群岛的时候,单凭岛人的生活情调与性的解放,疯魔了十八世纪欧

洲,也是因为状貌风度正符合卢骚“高贵的野蛮人”的理想,所以雅俗共赏,举国若狂。直

到十九世纪中叶还又有“南海泡泡”(uthseabubble)大骗局,煽起南太

平洋移民热、投资热,英法意大利都卷入,不久泡泡破灭,无数人倾家荡产,也有移民包下

轮船,被送到无人荒岛上,终年霖雨的森林中,整大批的人饿死病死。

这些都是《叛舰喋血记》这件史实的时代背景。两次拍成电影我都看过,第一次除了却

尔斯·劳顿演船长还有点记得,已经没什么印象。大致是照三○年代的畅销书《邦梯号上的

叛变》——诺朵夫、霍尔合著(nordhoffhall)——写叛舰“觅得桃源好避

秦”之后,就不提了。马龙·白兰度这张影片却继续演下去,讲大副克利斯青主张把船再驶

回英国自首,暴露当时航海法的不人道。水手们反对,当夜有人放火烧船,断了归路,克利

斯青抢救仪器烧死。

烧船是事实,荒岛当然不能有海船停泊,怕引起注意。近代辟坎岛上克利斯青的后裔靠

雕刻纪念品卖给游客度日,一度到欧洲卖画,五○年间向访问的人说:当初克利斯青“一直

想回国投案,”曾载《读者文摘》。照一般改编剧本的标准来说,这一改改得非常好,有一

个悲壮的收梢,而且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

十八世纪英国法律本来严酷,连小偷都是流放的罪名。航海法的残忍,总也是因为帆船

远涉重洋,危险性太大,不是实在无路可走的人也不肯做水手,所以多数是囚犯,或是拉案

拉来的酒鬼,不用严刑无法维持纪律。叛变不分主从,回国一定处绞,稍有常识的人都知

道。片中的克利斯青自愿为社会改革而死,那又是一回事,手下这批人以性命相托,刚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