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盲拍!大明最有钱的是商人!(第2/3 页)

永镇山河 小说 朕闻上古 277 字 2024-03-26 01:46:54

“诸位都知道,国子监乃是我大明最高学府,也就是说,只要取得了前九竞拍成功的资格,这九位就可以举荐族中优秀的杰出子弟,进入国子监进学修德!”

此话一出,众人皆惊,难以置信地看着裘广德!

这位汉王爷,还真是好大的手笔,好惊人的气魄!

大明朝初定的科举制度,完全剥夺或严格限制了商人、娼妓、优伶、皂役、胥吏及其他“贱民”及其子弟的应试权。

也就是说,商贾的孩子想要参加科举大考,改变商人这卑贱的身份,几乎没有办法。

而且那些办法,花银子都不一定能得到,太过困难了些。

朱高煦在幕后冷眼旁观,瞧见这些富商巨贾欣喜激动的模样,也是忍不住叹了口气。

士农工商,这是亘古不变的阶级啊!

现在是大明初期的永乐年间,因为太祖爷对商贾得无比痛恨,所以他们的处境很是可悲。

别说参加科举大考了,商贾们遭到了朝廷严厉打压,平日里连锦衣华服都不能穿。

明明家财万贯,在外面也只能穿粗布麻衣,根本不敢嘚瑟。

不过到了大明中后期,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以及朝廷的纵容默许,商贾也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

如张四维、王崇古、马自强等六部宰执,都是出身商人家庭,还坐到了位极人臣的高位。

与他们相比,裘广德这些出生在大明初期的商贾,日子可就悲催得多了。

现在只是给了他们一个捐监的资格,就激动兴奋成了这般模样,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说到底,大明初期的商贾,有钱没势,悲催得不像人;大明后期的商贾,有权有势,猖狂得不是人!

很快周忱便走了进来,显然他同那些来使随员已经洽谈好了。

“王爷,幸不辱命,抽成十五点。”

“那些番商几乎全部同意,相比于自己辛辛苦苦的售卖,他们更乐意让我们全盘操作,最后给他们银子就成,还夸我们大明服务周到。”

服务周到?

老子成“三陪”了?

朱高煦脸一下子黑了,没好气地嘱咐道:“看来十五个点少了啊,得再涨涨。”

听了这话,周忱傻眼,露出了为难神色。

“王爷,这不太好吧,下官才刚刚跟他们谈拢……”

朱高煦无语地看着他,耐心解释道:“你以为本王将他们安排在娄江南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