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中都衰败!穷则思变嘛!(第2/3 页)

永镇山河 小说 朕闻上古 277 字 2024-03-26 01:46:54

周忱就神色古怪地抢先了一步。

“咳咳,太子殿下,您这次准备出来撒欢多久?”

朱高煦闻言一愣,随即略显茫然地看着他。

周忱急忙解释道:“殿下与皇上大吵一架,愤而出走的消息,已经传遍了大明。”

“太孙殿下已经下令了,让天下各地官员做好准备,随时准备接待太子殿下的巡视审查。”

朱高煦:“???”

卧槽?

巡视审查?

老子是出来游山玩水的啊?

真是岂有此理!

“孤想玩多久玩多久!”

“怎么?碍着你们什么事儿了啊?”

朱高煦没好气地笑骂道,狠狠地瞪了周忱一眼。

周忱苦笑着摇了摇头,看来这位太子爷还余怒未消啊!

皇太孙也给他们传来了命令,尽可能地劝一劝太子朱高煦,在外面撒欢撒得差不多了,就尽快回去,别玩太久了。

只是现在看起来,好像这还是个麻烦差事。

“行了,说说正事吧,凤阳中都毕竟是龙兴祖地,如今竟呈现出了衰败之像!”

“南京朝廷可不能置之不理,想办法大力发展一下凤阳!”

朱高煦率先提出了此事,令周忱三人一阵为难。

“太子爷,凤阳本身条件有限。”

“当年诚意侯就曾经明言,凤阳虽帝乡,然非天子所都之地,原因就是地势曼衍。”

“凤阳毗邻淮河,容易发生洪涝灾害,长期的水灾又导致土地盐碱化,粮食产量低,而且凤阳地处丘陵,非交通要道,以致于舟楫不通,商贾不集。”

“这以前靠着朝廷的重视与扶持,凤阳还可以呈现出繁荣发展景象,可是现在朝廷迁都之后,对凤阳的重视程度下降,那难免也会因此衰败。”

周忱身为南京户部尚书,经过这么多年的历练,早就成长了起来,简单几句话就解释清楚了凤阳难以发展的真正原因。

朱高煦听后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一个难题。

土地盐碱化严重,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这就使得凤阳不适合走耕种粮食的路线。

不过凤阳也不是没有优势,就比如老朱家龙兴祖地这个特殊身份,应该好好发展利用起来。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既然以往的发展模式行不通,那就要转换一下思路。”

“凤阳明显不适合发展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