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与自然在互动中成长(第1/7 页)

地球人类的家园 房龙 26 字 2024-02-18 08:14:48

是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发现了印度。但是,亚历山大虽然跨过了印度河,穿过了锡克族的故乡——旁遮普平原,却没有向真正的印度人所居住的印度腹地——恒河流域深入。这些印度人,从那时直到现在,一直居住在喜马拉雅山与德干高原之间的那片恒河流域。马可·波罗把这个地方描绘成人间仙境。直到1800年后,葡萄牙航海家达·迦马来到马拉巴尔海岸的果阿,并在此登陆,欧洲人才首次揭开这个奇异王国的神秘面纱。

一旦由欧洲到这个香料、大象和黄金寺庙之国的海上通道被打开,地理学的新知识就纷纷涌来,以至于阿姆斯特丹的地图绘制者们不得不加班加点来满足市场需求。从那时起,这块富饶的半岛的每个角落都被欧洲人翻了个底儿朝天。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印度地貌。

在西北部,从阿拉伯海一直到兴都库什山,纵贯印度西北的吉尔特尔山和苏莱曼山将印度与外面的世界隔开。北部又有从兴都库什山直到孟加拉湾的喜马拉雅山,形成一个半圆形的屏障,使这个国家完全与世隔绝。

请注意,欧洲地理中的大小概念与印度地理中的大小概念完全不同。与印度相比,欧洲的一切都显得渺小。印度的面积几乎与除了俄国之外的欧洲面积相匹敌。如果把喜马拉雅山挪到欧洲,那么它就会从法国的加莱一直延伸到黑海,喜马拉雅山中至少有40座山峰比欧洲最高峰还要高,山上冰川的长度是阿尔卑斯山冰川长度的4倍。

印度是世界上最炎热的地区之一,同时它还有一些地区的年平均降雨量也保持着世界最高纪录(年平均降水1270厘米)。印度有3.5亿人口,讲150种不同的语言。这里十分之九的人仍然靠天吃饭,如果有一年降雨量不足,因饥荒而死的人数会达到200万(我提供的是1890—1900年的统计数据)。现在,由于英国人已经控制住瘟疫的蔓延,平息了种族混战,兴修了许多水利灌溉设施,改进了卫生条件(这些当然要印度人自己出钱),印度的人口又迅速增长起来,而且其速度高得惊人。如果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又将回到从前贫困不堪的状况,当饥荒、瘟疫再度降临,婴儿的死亡率又将回升,每天24小时都会有人往贝拿勒撒山上抬尸体(贝拿勒撒被印度人视为最神圣的地方,死在那里便可以解脱永无休止的转世)。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522TS.jpg" />

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