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我李达康背水一战!(第1/6 页)

重生为徐江儿子的小说 火燑 468 字 2024-05-11 20:44:33

杨柳依依,清风拂面。

徐雷并没有让李达康,做繁冗的介绍。

在这你追我赶,疯狂发展经济的特殊时期。

各省市都在疯狂的招商引资。

林城能给出的优惠政策,其他地方也能给。

甚至还因为自身条件更加优越,给出的优惠政策力度更大。

林城,一个资源枯竭型城市。

要钱没钱,要人没人。

能给啥?

所以……

谈林城的发展规划、招商政策等等,也就没什么意义。

徐雷让李达康,放下了各种文件资料,沿着湖边慢步闲聊。

“现在各个省,都在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狠抓经济发展。”

“总务院高屋建瓴、总揽全局,为了避免重复建设、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特别强调各地要因地制宜,要发展出特色产业。”

“所以东北地区依托重工业基础,大力发展化工、材料、机械,而西北地区光照足、风力大,发展风力发电、光伏发电。”

“西南地区水资源丰富,当年三线建设又打下了不错的工业基础,因而构建西蓉和山城为核心的城市圈,大搞电力与航空装备。”

“而看我们周边几个省,中江发展汽车产业,临江发展电子信息,汉东也在以京州为核心,引进高铁技术重点发展铁路装备产业。”

“不难看出,各地都在依托地方原有优势,走引进技术、自主创新,产学研一体的发展路子,做大做强自己的产业圈,那么林城有什么?”

面对徐雷的询问,李达康忽然停下脚步。

“林城现在……”

李达康飞快思索了一下后,有些尴尬的说道:

“以前就只是靠挖煤洗煤和运煤,如今煤炭枯竭后,许多企业要么倒闭,要么搬迁,基本就没剩下什么像样的企业了。”

“我原本也想过,因地制宜搞一搞矿山机械设备的研发与制造,但别人已经搞了,而且还搞得很不错,所以只好作罢!”

“思来想去,也就只剩下发展高科技这一条路子,因而我便今天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京海找你,想知道这条路到底行不行。”

徐雷知道。

李达康是一个实干派。

不管他勤奋工作,是为了干出政绩往上升。

还是真的为了造福一方百姓。

就冲他如此真诚朴实。

徐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