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1章 不为所动(第2/3 页)

甲壳狂潮详解 金属裂纹 512 字 2024-02-18 08:25:59

天母舰,但是前段时间北都对所有战舰进行自动化改装,空天母舰也不例外。

改装的一个重点,就是把所有舰载机全部替换为无人遥控型号,飞行员不需要坐进舰载机的驾驶舱,只需要坐进母舰遥控舱里,就能操纵与之对应的飞机。

再加上军方对舰载机进行了相应的改进,空天母舰的载机量大幅度提升,结果就是原本足够十二艘空天母舰的飞机,最终只装满了六艘战舰。

不过军方正在补足缺口,用不了多少时间,生产线上源源不断的舰载机就能装满战舰,飞行员也能及时就位。

限于训练时间,这批飞行员的整体素质肯定会弱一些。

不仅是空天母舰,还有一批驱逐舰和护卫舰没派出去,北都捂住这些战舰也有一些客观原因,一是舰员缺乏,还没完成训练的菜鸟送上去不仅不能形成战斗力,还有可能变成拖累;二是武器装备不足,军方把核武器全部集中到离开的战舰上,没有核武器,只凭常规武器很难对抗外星战舰,不如扣在北月洲留个后手。

按说月球大量出产氦3,太空舰队不该缺核武器,但是氦3这东西没那么简单,它是难以液化的惰性气体,其性质很难与其他物质化合,少有的化合物反应条件也非常苛刻,无法用化学反应的办法将氦3变成固态物质。

而且氦3聚变需要的能量多,产生的能量少,用在聚变反应堆里没什么,但是用于核武器多少有些鸡肋。

还有就是氦3聚变的反应条件太苛刻,综合各方面的因素,纯粹的氦3核弹头即不经济也不实惠,而且以人类目前的技术能力根本做不出来。

所以一直以来,人类都只能搞搞氘与氦3的二代聚变,核弹头的数量一直受氘产量的限制,并不是有了氦3就可以无限爆核弹。

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核动力引擎消耗了大量的核原料!

总而言之,人类的核原料产量大消耗也大,并不像普通人想象的那么丰足。

2030年5月12号,拦截舰队飞越火星轨道,双方同向而行,距离越来越近。

地球上所有国家所有民众都把心放到拦截舰队上,每天最重要的事就是关心拦截舰队的情况。

可是广大民众没等来拦截舰队与敌军交火的消息,反倒等来了强袭舰队抵达木星的新闻!

2030年5月20号,尧山号。

强袭舰队抵达木星附近,减速切入环绕木星的公转轨道,但未向低空轨道变轨,一直与木星保持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