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晓寺 第二章(第1/8 页)

本多听菱川这么一说,就打消了马上去谒见这位可怜的神经质的小公主的念头。

蔷薇宫如同一座璀璨耀眼的小寺院,本多早知道她会在那里面。寺院是不会飞走的,小公主当然也不会飞走。可以想像得到,在这个国家里,疯狂就像那里的建筑那样,又像永不停歇的单调的金色舞蹈那样,穷尽奢华,永无终结。本多想,过几天之后,自己要是还有心去见小公主,再请求谒见也不迟。

这样的一味拖延,一半是由于热带气候而感觉倦懒,一半是由于上了年纪,力不从心的缘故。本多的头发已开始花白,眼睛也快成老花眼了,亏得他小时候轻度近视,所以还没戴上老花镜。

到了本多这般年纪,遇事能以自己掌握的诸多法则来衡量。自然灾害另当别论,而历史事件,无论多么意想不到,都是经过了长时间的逡巡,就像面对爱情时,踌躇不前的姑娘。能立刻满足自己的愿望,又能以自己期望的速度得到实现的事情,必然带有伪劣品的气味。因此,最重要的是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历史的规律,对一切事物处之泰然。刻意的追求常常一无所获,意志却被消磨殆尽,这样的事本多见得太多了。不求而得的,往往求而不得。就连看起来完全由自己的欲望和意志控制的自杀行为,为了完美地实现它,勋也不得不在监狱中等待了一年之久的时间。

可是,回想勋的行刺和自戕,以至“二·二六事件”,可以说他们是扮演了先驱者——星辰阑干之夜的清明的太白金星的角色。诚然,他们期盼黎明的到来,但他们展现出的却是暗夜。如今,时代终于摆脱了黑夜,迎来了烦躁闷热的清晨,这正是他们未敢奢望的清晨。

日德意三国结盟,触怒了部分日本主义者和亲法派、亲英派。然而受到了崇拜西方、崇拜欧洲的大多数人,以至守旧的泛亚论者们的欢迎。在他们看来,不是与希特勒,而是与日耳曼森林结婚;不是与墨索里尼,而是与罗马的万神殿结婚。它是日耳曼神话、罗马神话与《古事记》之间的结盟,是具有阳刚之美的东西方各教的众神联谊。

对此类浪漫的偏见,本多自然不会信服,但时代正热中于一些令人战栗的事情,正在梦想着什么。因而,本多从东京来到这里后,突然增多的休息和闲暇反倒引发了他的疲惫感,无法阻止自己终日沉浸在对往昔的回忆中。

很久以前,本多与19岁的清显交谈时,曾发表过“参与历史的意志,才是人的意志的本质”的主张,至今他仍没有改变。19岁的青年对自己的性格怀着本能的畏惧,在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