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第1/5 页)

第15章

【还记得咱们刚才说过的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吗?】

【对于身处曹氏集团的这些文人们来说,曹氏父子就是他们的大领导,那他们的作品自然是会有意无意地反应大领导的喜好的。】

【不说那些普通文人,就拿曹丕曹植两兄弟来说,也是一样。】

【我们都知道古代大多实行嫡长子继承制,按理来说,在继承人只剩下曹丕和曹植的情况下,曹丕才是最佳继承人,那为什么前期曹操会更喜欢曹植呢?】

她如此问,答案实在太明显不过,那就是曹植的文采。

如若不然,今日所论之人就不一定是他了。

“吾早知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也。”

曹丕心中不愤,倘若自己的文采能再出众些,那名扬千古的只怕就是自己了。

所幸自己也算是在后世留下了名头。

可若说父亲只因文采而看重子建,未免有失偏颇。

【其中除却曹植身边那些谋士的帮助和他本身不羁的性格,曹植出众的文学才华是曹操偏爱他的很大一个原因。】

【大概有人要问了,那个年代文采真的有那么重要吗?难道曹丕没有才华吗?】

曹植闻言面上的笑容更深了些。

兄长有才,比之自己确实差了点。

不过此女所言当以为兄长的才华也不错。

他真是愈发看不懂这幕中女子到底偏向谁了。

【文采自然不是最重要的,要不然最后这曹魏天下也不是曹丕的了。】

此一句便狠狠地戳了曹植心窝子一下。

他向来认为,“辞赋小道”,不足以用来明理扬名。

果不其然,女子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可难道自己的其他才能比不过兄长?

不足信矣。

【诚然,曹丕亦是大才,不仅文采好,而且对文学创作还有独到的理解,为此创作了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着名的文学专论,《典论·论文》。】

曹丕面色终于缓和了些,原来自己也是闻名于后世的。

不仅坐上了那个位置还写下了优秀的作品,不过这批评二字具体何意?

他不过一问,众人便纷纷表意。

“想来当是论说之语。”

有人道。

先时女子提过一次,说起文人相轻的问题,此番又解释独到的理解,当是此意无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