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声音很大(第1/3 页)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也许榜样的一句话就能带起世界的一股风潮,正如此前许良写下提倡体育运动的文章之后,天下士子就不约而同的开始重新练习骑射习武强身,汉唐时书生佩剑的风采在大明也渐渐有了复苏的迹象。

能有如此效果,盖因许良已是真正意义上的青年领袖,天下士子或许有不喜他的,但是如今视许良为表率和偶像的人只会更多。

毕竟许良是真正意义上有望当代成圣的学术先师,又主持变法创立大明如今的盛世局面,同时在学术和功绩上达到如此地步,放在历史横向比较也基本找不到第二个了,这样的人自然会让人敬仰和追随。

而许良在集训中心训练回答采访的一番话,对世人的影响更是深远,而且还不仅仅只是当下时代,即便是后世青年的世界观也同样都或多或少因此有所影响,而这也正是许良所期望的。

他希望华夏人看待世界能够更加积极,而不是如西方文明那样走向堕落。

在万众瞩目之下,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第一届华运会终于是如期召开,当这一天来临的时候,来自大明各地的百姓都汇集到了京城,当然其中最多的还是京城本地的百姓。

对于这样的盛会,百姓的参与热情非常高,门票开售之后每一天都能看到百姓排起长龙队伍的场面,事实上如果不是朝廷主动照顾其他州府分了些名额过去,只怕所有的门票都要被京城百姓给抢光了。

好在作为主场馆的工人体育馆在设计之初就是按照超大会场设计的,所以还是能够应付热情如火的广大百姓,大清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有百姓陆续凭票入场,靠近工人体育馆的地方到处都是人挤人的热闹场面,如果不是现场有许多的衙吏在指挥秩序,恐怕这种人群流动稍不注意就要出乱子。

这种事情对大明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经验,古代盛会多是上层人士的事情,这就直接决定了不会有什么超大规模的场面。

而如今的华运会光是第一天开幕式的观众就有足足数万人,再加上大量的场外群众,这种情况下还要保证对诸多运动员的妥善安排,以及维持秩序的安定有序,这无疑非常考验京城衙门的组织能力。

天子脚下无小事,为了保证华运会的顺利召开,京城衙门几乎是全部出动来统筹安排,也临时征用了大量编外人员进行相应的工作,不然的话仅靠衙门那么一点人手什么事都别想干了。

但即便如此,真的等到这一天的时候,衙门也都还是晕头转向,他们面对着各种乱七八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