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8.第876章 年轻知贡举(三十月票加更!)(第2/3 页)

执掌武唐新笔趣阁 蜀中布衣 388 字 2024-02-18 13:16:14

消息传出,举国轰动,都不敢相信一个刚满二十的年轻人居然能够成为知贡举,实在太令人震撼了。

但明眼人却懂得,陆瑾担任知贡举并没有什么不合适之处,反倒有点高职低配的意思。

盖因自从隋朝实行科举以来,几乎都是以考功员外郎担任知贡举一职,而考功员外郎乃是考功司的次官,品阶不过从六品上,可见其时对科举的轻视。

然在高宗年间,特别是武后当政之后,逐渐加重了科举的影响力,每年几乎都是选派较为重要的大臣临时担任知贡举,如陆瑾那一年科举,便是以礼部侍郎许叔牙为知贡举,主持科举之事。

&n... -->>最新章节!

nbsp; 故而陆瑾以堂堂正四品的吏部侍郎之身担任知贡举,是完全合适的。

而且从其主持今岁考功之事的评定结果过来看,陆瑾处事也较为公正公平,实乃寒门士子之福。

于是乎,这则消息恰如盛夏的一道热浪,飞快席卷了天下,成为不少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而前来太平公主府拜会陆瑾的人更是多不胜数,实乃蔚为壮观。

盖因科举劣习根深蒂固,参加应试的士子们为了求得知贡举认识自己,往往不惜向知贡举府中投来门帖,并附上自己得意的诗作文章,以便获得知贡举的青睐。

昔日陆瑾之父谢怀玉,便是以其诗文获得了当年知贡举孔志亮的认可,若非其时世家门阀对科举操控太重,说不定谢怀玉还真有进士及第的机会。

面对汹涌而来的全国各地的举子,陆瑾通令门房在乌头门外立下了三条规矩。

第一,不见任何应试举子;第二,不接受任何诗文作品;第三,不接受任何礼物馈赠。

仅此三条虽然让人感觉到陆瑾有些不讲情面,然而却刹住了这股歪风邪气,使得许多人都暗暗感叹陆瑾的铁面无私。

前来拜访的士子不见了,然那些贵胄名门子弟却是托人说情想要登门拜访,说情者还不乏政事堂的宰相。

这些人当面拒绝自然不妥,然要陆瑾违背原则为他们大开方便之门,也是不可能。

于是乎,陆瑾选择了拖延战术,携家带口离开了热浪翻滚的洛阳城,前去紫桂宫避暑。

紫桂宫位于渑池县西五里之处,乃是河南道较为出名的皇家别院,其内青山悠悠,小河淙淙,凉爽惬意乃是避暑纳凉的好去处。

陆瑾难得脱离公务休憩一段时间,每日与太平公主扑蝶赏花,饴儿为乐,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