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永乐大典》(第2/6 页)

各个典籍与“蓉”相关的内容。

不但有《格物丛谈》对芙蓉这一植物的解释,还有《农桑撮药》芙蓉经济价值的说明。

甚至连王维、柳宗元等诗人关于芙蓉的诗句,都能一应俱全。

永乐5年11月,《永乐大典》完成。

此书收录上至先秦下至民初的各种书籍,七八千余种,包括经史子集、天文地理、阴阳医术、占卜视葬、道经戏曲、工艺农艺等华夏民族数千年来的知识财富。

并且这11,095册,22,877卷,共计37亿多字的工作量,全部是由人工一字字的抄录而成。

另外,极其难得的是,全体人员严格遵循“只收录不篡改”的原则,保证了资料的真实性。

仅凭这一点,就与后面的《四库全书》孰高孰低,高下立判。

时隔百年,皇宫奉天门三大殿发生火灾,永乐大典因抢救及时险逃一劫,但作为此书的超级书迷嘉靖皇帝,为防患于未然,决定重抄一本作为副本流传于世。

可是非常蹊跷的是,副本刚刚做完不久,永乐大典的正本便从此消失匿迹,不知去向,成为永远的历史之谜。

然而,作为延续永乐传奇的嘉靖副本也是注定命运多舛。

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清点永乐大典,发现已经丢失了1000余册,《四库全书》编撰完成之后,对《永乐大典》的管理更是逐渐放松起来。

到了道光年间,贪腐的官员开始伺机夹带偷窃,将所偷之书以每册十两的银子卖给了洋人。

到了光绪元年,修翰林院时,清点《永乐大典》所存不足5000册。

光绪三年只剩下了3000余册。

光绪19年就仅剩下800余册。

光绪26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在战火之中,侵略者对《永乐大典》肆意抢掠,甚至用《永乐大典》代替砖块,构筑宫室或者纵火焚烧。

一时多达11,095册的永乐大典,仅剩余64册。

直到新中国成立,永乐大典得到各方捐赠,国家图书馆才收集到161册永乐大典,而这些早已泛黄的纸页,仿佛依旧在向世人诉说着,当年那个属于永乐大典的光辉岁月。】

怎么会这样!苏粒气死了,怪不得说这本书和传国玉玺一个级别呢。

这可是几千年的结晶,呜呜呜好心疼。

评论区

网友a:一万多册,搞到只剩下一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