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8 章(第2/4 页)

一厘米的阳光简介 墨宝非宝 32 字 2024-02-18 06:44:19

差,新华社、外研社似乎越来越偏爱本科生。

不少人为了留京,都选择去高校做英语老师。

“纪忆你是北京人,幸福多了,也不愁找不到工作。等毕业了,在家里住着慢慢找就好。”她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面对这样的羡慕,会保持默认态度。

在一年半前,她大四毕业后,进入另一所大学读研究生之前,就已经和过去所有的人断了联系。小时候,她一直觉得北京城很大,在这一年多,她终于对”北京城很大“有了具体的概念,大到……你不会遇到过去二十一年认识的人。

纪忆站在永和豆浆的收费柜台,仰头看餐牌的价格。

“哎呀,完了,我忘带钱包了,”身边的小姑娘脸色忽然就变了,特不好意思地看了看纪忆,“怎么办,纪老师……我出来的时候太着急了,把钱包放在桌上了。”

“没关系,”纪忆被她叫“老师”叫得也特别不好意思,“我带了啊,我请你吃。”

小姑娘也是刚本科毕业工作进公关公司的,谨记着要对媒体记者老师们很尊重的态度,一个劲地给纪忆道歉,等到两个人都买了套餐,坐在窗边开始吃了,还很内疚地说着:“我们公司是有招待费报销的,真不该让你请,纪老师抱歉,真抱歉。”

“真没事,我也能报销。”纪忆不得不继续安慰她。

笑得时候,小小的虎牙露出来,显得特别亲和。

其实呢,因为她是实习生,餐费只有补贴,没有报销。

这一顿午饭两个套餐,吃了她一个星期的伙食。回报社的路上,她不得不重新计算,这个星期的饭费分配。她从公交车站走到报社楼下的时候,刚好碰上同事何菲菲跳下出租车,看见她,忍不住埋怨:“你怎么又不打车啊,为了工作时间出去,是可以报销的啊。”

“报销要一个月,”纪忆不得不将围巾拉下来一些,露出下半张脸,“我没有多少现金,真等报销……估计就要饿死了。”

“实习生就是这样,”何菲菲感概,“去年我实习的时候,也是,觉得自己可凄凉了,又要和正式记者一样出工,路费饭费还要自己先垫上,家里给的生活费真不够用。”

两个人挤进电梯,人贴着人这么站着,也不方便聊天。

这是个寻常的下午。

寻常的和每个星期来工作的下午一样。

偶尔需要出去办事,或者坐在办公室里开会、帮老记者打下手。

不寻常的是,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