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一章 谜埋帝冢(第2/6 页)

天地明环的结局 黄易 226 字 2024-02-18 07:32:12

尊之位,落入他的邪手里,成为名义上道门的领袖。由于李唐奉道门为国教,洞玄子的地位等若大唐的「国师」。

李显同时大赦天下,当然,并没有二张同党的份儿。以往为酷吏冤枉者予以平反昭雪,子女发配为奴者皆免;李唐皇族配没者回复皇族身份,按情况授予官爵。事实上,含冤者早被女帝赦免,受益最大的是李唐宗室,因为女帝对以李贞、李冲为代表的宗室诸王,一直不肯赦宥,子孙流放岭南者甚众,或拘禁多年,也有流落民间,至此闻讯自行归来,各以亲疏袭爵拜官。

最难处理的是龙鹰。

但即使凶狠如韦后、奸诈似武三思,亦知挟强势玉成传位之事的鹰爷是开罪不得的,其后果将没有人能承受。他们的难题,由龙鹰解决,对任何爵位,一概推辞不受,只承袭「国宾」之号,由大周国宾,转为大唐国宾。对上阳宫外的事,一律不闻不问。

「女帝」驾崩后第七天,龙鹰率千骑御卫,护送「女帝」灵柩往关中干陵,离此是非之地。

龙鹰和席遥卓立梁山顶峰,俯瞰远近。

抵此之前,龙鹰从未想过干陵的规模如此庞大,纵然比之附近其他帝陵,亦鹤立鸡群。

梁山本身地势险要,是从黄土高原台地上拔地而起一座圆锥形山岭,东有豹谷,西为漠谷,山颠由三个耸立的峰尖组成,由南北走向的高岭相连。主峰北峰,为干陵地宫所在;南面两峰较低,此两峰东西对峙,成为陵寝的天然门户。

梁山处长安城西北,居干位,干为天,帝为天子,故称干陵。干陵巧妙利用山势地形,气势雄浑,布局宏大。

此陵可大分地上和地下,上有外城、内城,两重城墙,四座城门,献殿、偏房、回廊、阙楼等殿宇林立,御道接神道,道旁石刻柱立,有高达两丈的一对象征陵墓标志的华表,接着是翼马、朱雀、石马、翁仲、石狮等守护陵墓的雕像,造型浑厚朴实,高逾丈,踏足御道,如入天将神兽之境。

接着就是纪念两帝功绩的巨大石碑,一为高宗的述圣碑,另一为武瞾谥号的则天碑,成双成对,胖公公一直不肯透露的「碑文」,终于呈现龙鹰眼前。

地面上是一座完整的宫城,地底则为地下宫殿,乃凿石开山而成,自高宗于文明元年葬于此陵,到今天历时二十二载,期间在胖公公主导下不断营建,花了不知多少人力物力,工程之浩大,可以想见。最特别处,是进入地下陵殿的隧道位于梁山主峰南部山腹的位置,表面看没半点加工的斧凿之痕,仿如天然山坡,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