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儒学思想(第3/4 页)

重生之我为书狂听书 天下第一白 269 字 2024-02-18 07:54:03

两部小说都写得极为精彩之外,更为有意思的是,如果你将两部作品进行对比,你会发现更多有意思的东西。

不用看教案,黄一凡直接开讲。

“张生讲述的是学子张生渴望高中,每天都在梦里做着高中的事,结果,每一次梦醒,张生科举都落榜。”

“而万国游记同样讲的是一位学子李生,李生与张生一样喜欢做梦,在梦里,李生去了很多很多的国家,世界,看到很多世界的不同风景,人物,风俗……而当梦醒之后,李生居然发现,自己在梦中所经历的已经变成了他心中所学,随即参加科举,一举考中状元。”

黄一凡简单介绍了两部作品。

“如果单单分开这两部作品,可能会有不同的评价。但如果拿两部作品来比较,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两位同样是考生,两位同样喜欢做梦。但一个做梦却是白日做梦,梦一醒什么也没得到。而另一个做梦,不但在梦中经历了那么多的事与人,反而,他还将梦中所经历的一切都变成了真实,最后高中状元。看到这里,我们不经要问,这是为什么?”

公开课是两堂课连在一起,所以,黄一凡一口气讲了一个半小时。

最后,黄一凡说道:“不管是张生代表的客观唯心主义,认为这个世界君权神授。还是李生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认为自己才是这个世界最高的存在,也就是所谓的‘心即世界’。他都受到了当时儒家思想的影响。从而,作者在创作作品的时候,便反应出了这种儒家理论。”

“好了,这节课就到这里,下面是自由提问时间。”

这一节课讲完,黄一凡停止讲解,准备与学子互动。

“黄一凡先生,这一堂课您上得真精彩,没想到,古典文学竟然能与哲学联系在一起。”

一位学子站起来向黄一凡提问说道。

“这位同学,华国古典文学很多其实都是哲学。虽然明清小说哲学思想比较淡,但同样在书里能够体现不少哲学思想。”

黄一凡微笑的回答说道。

“黄一凡先生,您是赞同君权神授呢,还是心即世界呢?”

“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儒家思想,以现在眼光来看,两者我都不认可。一方面,我不认可君权神授,另一方面我也不认可心即世界。我认为每个人在这个世界都是不一样的个体,每个人都不相同,没有贵贱之分,但我同样不赞同过于夸大个人的本质,‘心即世界’已经不是儒学了,而是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