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荆轲是谁?(第3/3 页)

重生之我为书狂全本 天下第一白 269 字 2024-02-18 07:54:03

实话,他在历史当中其实是不知名的。但是,因为太史公单独给荆轲这一些刺客写了传,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刺客例传。又因为太史公太喜欢荆轲了,在刺客例传里面,单单是关于荆轲的描写就占了将近一半的篇幅,至此,荆轲天下闻名。

可是,来到这个世界。虽然这个世界也有与司马迁同等地位的公羊望,但公羊望写的史书仍是以事件时间为主,并不主要讲解人物。而一些不是特别重要的人物,像荆轲这一些根本就影响不了当时战国时期历史的人物,也就没有怎么提到。哪怕其他的一些史书上提到有荆轲刺杀秦王,也只是单单提了一下。毕竟,在战国时期,刺杀秦王的不要太多。

也因此,荆轲在前世大名鼎鼎,但在这个世界却变得默默无闻。

正想给林心情解释,只是,突然黄一凡眼珠子一转。

他想到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

文学作品是由人写的,史书同样属于文学作品,也同样属于人写的。

虽然这个世界有很多的史官写了史书,但是,因为各自的出发点不一样,就像太史公一样,别人都以事件为主,但太史公就直接写人。什么荆轲呀,陈胜吴广呀,甚至就连一些商人都写进了传纪。这也造成了人们对于历史看法有了很大的不同,而如果黄一凡用另一种方式来解读历史。或许,整个的历史都将因黄一凡而改变。

想到这里,黄一凡突然又记起了太史公司马迁写的《报任安书》。

当时司马迁遭受到了宫刑,内心无比痛苦。《报任安书》就是司马迁写给“任安”的一封信,在信中,司马迁向任安陈述了自己的不幸,但是,他并没有就此一蹶不振,他决定放下自己的个人得失,写一部传世的史书。并且对任书说,他写史书的原因不是为了记载皇帝对自己的不公,也不是发泄自己的不满,而是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这一部史书,便是史记。

史记一出,司马迁真正的做到了这一句话。

而黄一凡也在这一刻,彻底的知道了,他要如何成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