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三章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第3/3 页)

“这个时候,不少青楼老板就想呀,光是陪那些读书人床笫这事儿赚不了什么大钱,或者也只能赚一次性的钱。何不教这一些青楼女子读书写字,陪客人说话喝茶唱歌弹琴呢?这个想法一出,不少青楼老板便开始从小培养一些清倌人。这些清倌人卖艺不卖身,平时做得最多的事儿就是唱歌给客人听,而唱的是什么歌呢,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宋词。”

“分析到现在,各位应该差不多了解。青楼老板其实就是开唱片公司的,青楼女子相当于歌手,艺人,写宋词的词人,其实就是现在的作词人。”

这种新奇的授课方式令一众学子耳目一新,顿时对于宋词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而同样,黄一凡这种比较直白的授课方式也让更多的人一听就懂,对于宋词有了一个更为真实的了解。

原来宋词就是我们现在所唱的歌曲。

这比之当初以为宋词就是唐诗一类的诗歌这种解释强多了,也更为直观的多。

“当然,如果大家对宋词还是不太理解,那么我们来还原一下当时宋朝青楼听歌的情形。”

说到这里,讲台之下突然有四人站了起来。

一人抱着琵琶,一人抱着古筝,一人拿着二胡,一人穿着穿着汉服。

在黄一凡的吩咐之下,四人将讲台布置成为了一个小型的唱台,并分别入座。

“各位,我们来听一听现场版的宋朝歌曲,也体会一下当时宋词在宋朝时代的独特地位。”

黄一凡说完,边上那位弹古筝的男子右手拨动琴弦,叮咚声如水流穿过。

在古筝的带动之下,琵琶,二胡,两者乐器也分别加入了伴奏。

站于正中的女子翩翩起舞,跟随着妙漫的舞步,一段来自深谷空灵的声音却是响起: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