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吐谷浑再次出兵凉州(第2/3 页)

战贞观 雷敖 雷敖 60 字 2024-03-28 11:31:08

着胡须思考了一会,提议道。“听段伯伯的,小侄没有意见。”程砚十分干脆的说道。“我边军本就不及左骁卫和虎贲卫功大,如今樊国公和兰陵郡公愿意分润给我边军功劳,末将樊兴,谢过二位公爷。”边军将军樊兴恭敬的拱手施礼道。樊国公段志玄没有说话,反而看向程砚,没有办法,程砚只得对着边军将军樊兴说道:“樊将军客气,若是没有边军的鼎力相助,无论是段伯伯的左骁卫还是我的虎贲卫,都不可能在青海湖畔尽全功。这些本就是樊将军和边军的将士们应得的。若是樊将军还要再客气,那就是不愿意与我们叔侄二人继续做交付后背的袍泽了。”“兰陵郡公那里的话,以前我们边军虽也能够打败吐谷浑,可是也从来没有像这两次一样,痛痛快快的给予吐谷浑以重创。既如此,末将就代边军将士再次谢过二位公爷。”边军将军樊兴满脸真诚的感谢道。随后樊国公段志玄、程砚还有边军将军樊兴三人一起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他们各自军中所获得的军功全部整理了出来,通过书记官的笔,给兵部上了一份请功的折子。随后又通过书记官的笔,将边军如何配合左骁卫、虎贲卫将吐谷浑在青海湖附近的马匹全部俘获的事情,原原本本的交代的明明白白。请示朝廷对于这些马匹的安排的同时,也将他们马上要面临吐谷浑大规模的反攻的事情,也对着朝廷有所交代,请求朝廷向着凉州方面派遣援兵,又或者直接发起对吐谷浑的灭国之战。写好了几份奏折之后,樊国公段志玄、程砚和边军将军樊兴分别在几份奏折之上按下各自的印章。表明此事是他们三人的共同承认的事实的同时,也是向朝廷表明他们在对待吐谷浑的问题上态度,都是一致的。就在樊国公段志玄、程砚和边军将军樊兴向着朝廷书写奏折的时候,吐谷浑王庭已经纠集了30万人,在吐谷浑国王慕容伏允的率领之下,浩浩荡荡的向着大唐的凉州城开赴而来。一般情况下,像这种举全国之兵的举动是不应该在这个时候发生的。可是大唐的军队将吐谷浑在青海湖附近的马匹全部俘获后,对于吐谷浑来说将是灭顶之灾。吐谷浑虽然在对大唐的作战之中一直处于下风,可是不可否认的是,吐谷浑一直都是掌握这战争的主动权的存在。如今大唐俘获了他们在青海湖附近的全部的马匹,那么吐谷浑就丧失了他们最为看重的战争的机动性。一旦大唐向着吐谷浑发起灭国之战,那么吐谷浑就算是想要逃跑,都无法做到。大唐军队本来就配备了足够的战马数量,再加上此次在青海湖附近的俘获,此消彼长之下,吐谷浑除了有着他们的军队十分适应高原气候之外,没有任何的优势。可是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