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璞鼎查攻城略地(第2/4 页)

百年争战TXT 路人四九 85 字 2024-03-20 04:25:13

总兵江继芸战死,厦门失,罪臣等退守同安,再与夷战。

英军进占厦门,修整十日,分三舰三舢板巡视台湾海峡,主力北上,攻击定海。

9月底,英舰“纳尔不达”号率三舢板驶入台湾基隆,攻击二沙湾炮台。兵备道姚莹下令反击,参将邱镇功开启八千斤巨炮,击断“纳尔不达”号桅杆。“纳尔不达”号后撤,触礁断裂,英军落水,凫水上岸、搭舢板逃生者无数。清军与乡勇分头追击,杀敌42人,俘133人,缴获大炮10门、夷书、图册多件。

半月后,又一英舰驶至基隆,要求放人,且每放一人,送洋银百元。姚莹不理。英舰直扑二沙湾炮台,炮发猛烈。二沙湾三面环山,一面接水,清军恃险守卫,附近义勇亦齐至助战。英舰仰攻不利,畏难而退。姚莹、达洪阿知夷复来,即命兵士塞港、筑墙、挖壕沟、埋竹签、设地垒、稽查奸民。

半载之前,英军以《穿鼻草约》约,撤兵定海。葛云飞、郑国鸿、王锡朋三总兵接令入驻,在南部海滩、船只必经处,依托东岳山,用泥土、石灰构筑成土城,城长5千米,置火炮80门,虽无厦门石墙坚固,但更厚更高。东岳山在土城中部,高五十米,山顶设炮15门。土城以西为定海要隘竹山门,此隘,三分插海中,七分留岸陆。地势险峻,葛云飞在此设炮十余门。土城、竹山门以北的晓峰岭为定海制高点,亦由重兵把守。

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裕谦赞:土城、竹山门、晓峰岭三点相靠互为犄角。此固若金汤,逆夷胆敢来犯,定使其片帆不留。

葛云飞查漏补缺,冀求晓峰岭上筑炮台、竹山门下塞江路。

裕谦道:此徒糜饷。

云飞请借三年俸禄,自费塞筑。

裕谦怒曰:挟我也!

葛云飞道:英攻厦门,不日即抵定海,土城兵少炮单、晓峰岭背面负海且有间道,务必再增炮、船。

裕谦道:前战,我师船转瞬即毁,此事禁议;只许岸上杀敌,不许出海作战,定海所有师船,速即押往镇海。

1841年9月26日,璞鼎查率舰抵达定海,适逢台风暴雨,无法进攻。10月1日,风停雨歇,英军分三路,一路攻土城,牵制定海总兵葛云飞部。一路攻竹山门。第三路绕过土城、竹山门迂回登陆,主攻寿春镇总兵王锡朋驻守的晓峰岭。

王锡朋指挥兵士,顽强抵抗,打退英军八次进攻。战至最后,枪管红透,无法再击,抽刀肉搏,血战至死。

英占晓峰岭,居高临下,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