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福济皖域逞强(第2/3 页)

百年战争 路人四九 85 字 2024-03-20 04:25:13

大江;原乃天赐之机。圣意,大军倾出,即刻攻击巢县、桐城,一战而定皖北大局。无为州,东界江边,西接庐江,南壤桐城,北连巢县。东关镇,上扼庐州、巢县北户,下通无为、和含;夹山带河,形势险固,为巢湖出江第一要隘。此二处破,巢县、桐城孤矣!吾令:李元华攻无为,李鸿章攻东关,郑魁士攻巢县,秦定三攻桐城,即日分兵四击。”

知府李元华领令,督率2000练勇,趁夜潜抵无为城下;寅刻,李令兵勇鼓噪南门,火烧东门,待守军咸来援救,遂自西门梯城而入。

翰林编修李鸿章曾在东关驻守,熟悉地势,鸿章以藤牌作前队,上紧环攻,抢过内濠;又令后队掘断外濠,倾空积水;复令练勇焚烧木桩、竹签,火焰汹汹,延烧西北门楼。守军无水沃救,惊慌失措,鸿章趁机率练勇登城。

秦定三屡攻桐城不克,急奏:桐城久被贼踞,东南濒江,西北负山,袤延二百余里。四通八达,七省通衢,水陆贼窜纷集。查南乡枞阳镇,逼近江边,扎有贼营二座,以为水陆应援。城东北隅贼营三座,西北隅贼营一座。缘西南直通安庆,西北接壤潜山。两路之贼往来出没,聚集于此,以为城内切近之援。攻城必先拨城外四营,去其犄角。第非益以兵力,势难捣穴擒渠。

隔日,定三又奏:探得安庆、潜山、太湖援贼,俱窜入桐,意图死守,以顾安庆后路。桐城援贼愈集愈众,此时若不添兵,转战力攻,势难分派。伏思安庆濒临大江,为皖省关键,而桐城为安庆第一门户;末将以为:攻桐断难松劲,添兵势难稍迟。末将所带贵州兵仅有千名,按成出队,不过五六百人,义勇徒壮声援,难期实用。我兵倍觉单薄,至巢县克复亦难悬揣。

这厢,郑魁士猛攻巢县一月,仅毁濠三道,攻陷城外营垒五座。

福济亲临巢县,指挥攻坚。

郑魁士道:“四面城墙,皆砖石垒就,极其坚厚;外濠三道,均极宽深,竹签排列如林,内炮眼甚多。巢县东南姚庙冈、放王冈,贼援来粮进之所。遏其来路,使贼内外不通,可以迅图得手。”

福济道:“依镇总意,速占姚、放二岗;待巢县得手,大军迅围桐城,进而安庆,皖局定矣!速传吾令,副将江忠信,于姚庙冈对面东河口地方,扎营三座。再雇募渔舟,满载硝石、硫磺、木炭,排列近岸。吾自率主力攻击小西门、北门、小东门。镇总攻大东门、南门、大西门。”

巢湖告急,安庆太平军水师灯火帆樯,蝉连而下,积极应援。

清兵燃舟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