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同治帝孤行己见(2)(第2/3 页)

百年战争介绍 路人四九 85 字 2024-03-20 04:25:13

居无戒备之虞,而西山为逋逃之薮,岛人有反策之心。皇上奉皇太后于此,此臣所万分不安者也。

如蒙皇上干纲立断,速谕停工,天下臣民,知皇上有卧薪尝胆之思,必共振同仇之气。加以磨砺,积以岁年,不患不斩月氏之头而系楼兰之颈也。异日百姓阜康,四夷宾服,灵台经始,不日可成,奚必亟亟以图其艰哉!

盖人主居崇高之位,持威福之柄,苟不以敬畏为心,其英睿之君必萌骄肆之念;苟无正人在侧因事进规,则小人务为谄邪,以窃禄位。近日大学士文祥之引疾,侍郎桂清之外调,道路颇有惜词。臣窃谓老成忧国者,宜留之左右,以辅成圣徳;忠直敢谏者,宜导之使言,以恢张圣听。

同治帝充耳皆闻,不置可否。

军机大臣文祥甚是焦虑,急至总理衙门,拜谒恭亲王奕欣,文祥道:吾皇少不更事,王爷何不上疏劝阻?

奕欣道:吾皇修园之心,文大人岂能不知!两宫垂帘十余年,吾皇不胜其烦,此乃树上开花、借局布势矣!

两人正自言语,英国公使威妥玛来防。

文祥道:公使先生所来何事?

威妥玛道:本月4号,倭国明治皇帝敕令萨摩藩武士西乡从道率兵3600,借地操兵,进犯台湾。尔国东南台海战事已开,北京城内一片祥和,我甚为不解,特来问询。

奕欣惶恐,道:当真?

威妥玛道:大英帝国驻倭公使遣人传讯,焉能有假!

奕欣、文祥甚惶,急至乾清宫禀报,同治帝亦惊,即敕:倭国使臣上年在京换约时,并未议及派员赴台湾生番地方之事,今忽兴兵到闽,声称借地操兵,心怀叵测。闽浙总督李鹤年于此等重大事件,至今未见奏报,殊堪诧异。

生番地方,本系中国辖境,岂容倭国窥伺!该处情形如何,必须详细查看,妥筹布置,以期有备无患。李鹤年公事较繁,不能遽离省城,着福建船政大臣沈葆桢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沈葆桢带领轮船兵弁,以巡阅为名,前往生番一带察看,不动声色,相机筹办。事若危机,应如何调拨兵弁之处,着会商闽督李鹤年及提督罗大春等。

四月初六日,同治帝又谕:福建布政司潘蔚,即着驰赴台湾,帮同沈葆桢将一切事宜妥为筹划,会商李鹤年及提督罗大春等酌量情形,相机办理。潘蔚现在行抵何处?并着江苏巡抚张树声查明,催令迅速赴闽,兼程前往,不得稍涉迟延。

潘蔚接旨,速自苏州奔赴上海,晤会倭国驻清公使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