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耆英南京签约(第2/4 页)

百年争宠 路人四九 85 字 2024-03-20 04:25:13

英商可与任何人贸易,清国赔偿商欠三百万元。

六、赔偿军费一千二百万元。

七、所有赔偿,分四年缴清,逾期,每百元加息五元。

八、释放被俘及囚禁的英国及属国军民。

九、因与英人交往获罪之清国人,免其罪责,释放已关押者。

十、清方合理制定关税税率,英国货物在开放口岸纳税后,过内地不得再行课税。

十一、清英两国官员平等来往。

十二、大清皇帝批准和约并交纳六百万元后,英军退出江宁、镇江及镇海之招宝山,但仍驻舟山海岛、厦门鼓浪屿,待赔偿缴清,口岸开放之后,即行退兵。

十三、和约由两国君主批准实行,两国各留一册,大清钦差大臣与英国公使各留副本一份。

以上各条均关议和要约,应侯大臣等分别奏明大清大皇帝、大英君主各用朱笔亲签后,即速行相交,俾两国分执一册,以昭信守;惟两国相离遥远,不得一旦而到,是以另缮二册,先由大清钦差便宜行事大臣等、大英钦差全权公使大臣各为君上定事,盖用关防印信,各执一册为据,俾即日按照和约开载之条,施行妥办无碍矣。要至和约者。

大清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

英国纪年之一千八百四十二年八月二十九日

条约签毕,耆英奏曰:利害相权,安危攸关,不得不降心抑气,貌似强忍,以冀事之成,未敢逞匹夫之勇,致成决裂。

道光帝接奏,长叹一气,谕曰:朕惟自恨自愧,何至事机一致于此?于万无可耐之中,一切不能不勉允所请者,诚以数百万民命所关,其利害且不止江浙等省,故强为遏制,各条均照议办理。

退朝后,道光不言不语不吃不喝,负手彷徨踟躇,一夜未尝暂息,漏下五鼓,忽又顿足长叹。

穆彰阿知帝愁苦,奏请木兰围猎,多事之秋,更应振作。

道光帝道:“也罢,少随简程,只带四皇子奕詝、六皇子奕忻及几个大一点的小皇子。“

杜受田乃四皇子授业恩师,其知四皇子智、力皆不如六皇子,于是授计奕詝:不以弓马之长与诸弟争高低;鸟兽孳育,不忍伤生以干天和。

木兰秋狝,肄武绥藩,道光帝当然想盛世豪举,无奈库府银窘。但当看到四皇子奕詝两手空空,一脸无辜,且曰麋鹿孳育不忍相伤,竟莞尔一笑。

多年以后,道光帝垂危,再甄四、六。六儿奕忻滔滔不绝、从善如流。奕詝跪地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