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董元醇折震殿陛(第2/3 页)

战争历史 路人四九 85 字 2024-03-20 04:25:13

葬身之地。

端华亦附。

肃顺叹道:此机难得,当断不断,必受其乱。我不杀贼,贼必杀我;二公必见此日。

载垣道:吾等以先皇遗诏,赞襄幼帝,幼帝于吾等手中,即叔嫂合谋,能奈我何?

肃顺道:早有谶语,灭吾大清者必叶赫也!不防一万就放万一,此女子,必除之!

肃顺三人言语间,恭亲王奕忻跨马横刀,飞离热河。

二日后,御史董元醇上奏曰:窃以事贵从权,理宜守经。

何谓从权?

现值天下多事之秋,皇帝陛下以冲龄践祚,所赖一切政务,皇太后宵肝思虑,斟酌尽善,此诚国家之福也!

臣以为即宜明降谕旨,宣示中外,使海内咸知皇上圣躬虽幼,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左右不能干预,庶人心益敬畏,而文武臣工,俱不敢肆其蒙蔽之术。

俟数年以后,皇上能亲裁庶务,再躬理万机,不亦善乎?

虽我朝向无太后垂帘之仪,而审时度势,不得不为此通权达变之举,此所谓事贵从权。

何谓守经?

自古帝王,莫不亲亲尊贤为急务,此千古不易之经也。现时赞襄政务,虽有王公大臣军机大臣诸人,臣以为更当于亲王中简派一二人,令其同心辅弼一切事务,俾各尽心筹划,再求皇太后皇上裁断施行,庶亲贤并用,既无专擅之患,亦无偏任之嫌。

至朝夕纳诲,辅翼圣德,则当于大臣中择其治理素优者一二人,俾充师傅之任,逐日进讲经典,以扩圣聪,庶于古今治乱兴衰之道,可以详悉,而圣德日增其高深,此所谓理宜守经也。

慈安阅览,道:此折,若让肃六他们知道,还不吵翻了天。

慈禧道:此乃恭亲王投石探路之举,留中不发,回京再议吧。

肃顺等八大臣不依,非要查观,连催六次。

慈禧亦怒,道:留中不发之权,哀家亦无乎?查查查!观观观!尔等随便查观!

慈禧言罢,即将折子掷出。

八大臣观毕,皆怒。

载垣道:董元醇忤逆先皇遗诏,罪该万死!

肃顺道:董元醇沽名钓誉,妄议朝政,当诛九族!

慈禧道:聚众叛乱,罪大恶极,吾皇明谕,方可诛人九族。尔一手遮天,妄议朝臣,一言而起,即诛人九族,是何居心?

肃顺道:乱言莠政,忤逆先皇遗诏,该不该诛?

肃顺言之有据,两宫太后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