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中日北京专约(1)(第2/3 页)

战争历史 路人四九 85 字 2024-03-20 04:25:13

恭亲王奕欣凛然道:臣子载澄。

同治帝大窘,怫然良久,方愤然曰:速传朕旨,恭亲王奕欣无人臣礼,当重罚;着罢免奕欣所任军机大臣等一切职务,降为辅园公,交宗人府严议;并其子载澄去贝勒郡王衔,免其在御前大臣上行走。以示惩儆戒;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匡,军机大臣文祥、、沈桂芬、宝鋆、李鸿藻等,朋比谋为不轨,着即革职。

两宫太后闻悉,速至劝诫。

慈禧太后怒曰:十余年来,无恭王何以有今日!皇上少未更事,昨谕着即撤消。

同治帝惶然道:自先皇爷道光帝起,自鸦片征战始,三十余年,内忧外患,至今未息,朕安敢置若罔闻!今日起,所有圆明园一切工程,均着即行停止,俟将来边境乂安,库款充裕,再行兴修。

恭亲王奕欣道:启禀皇上,陕甘总督左宗棠奏言,宁夏将军穆图善马步各营,良莠不齐,自入甘肃之后,无一胜仗,倘若率以出关,甚碍大局,亦难成功,恳请吾皇另择良将。

同治帝道:穆图善之步队,即行裁撤,其之马队,暂驻泾州,清剿余匪。乌鲁木齐都统景廉,坚守安西、敦煌,屡败阿古柏、白彦虎、妥明逆匪,功高卓着;着景廉为钦差大臣,金顺为帮办大臣,厉兵秣马,择日进击新疆。户部左侍郎袁保恒,速移肃州,帮办粮饷;左宗棠留督陕甘,佑护后路。

奕欣欲言又止,军机大臣文祥赶紧上言:启禀皇上,当务之急,不在新疆,而在台海。左宗棠奏言,台海诸军,须尽归沈葆桢调遣,方能杜绝避祸就福之邪气,大壮吾军之士气。然奴才以为,沈葆桢虽谙船政,然于行军布阵,则略逊左一筹;左宗棠既定甘陇,士气正炽,何不纳其余勇,速调台海,统筹大局。

同治帝道:左宗棠才高功卓,朕岂能不识。然台湾至肃州,相距六千里之遥,左卿即以六百里加急马上飞递,亦是缓不济急。唐定奎之铭营,原隶淮部李鸿章麾下,沈葆桢若能切实调遣,而铭营亦切实听调,亦乃国家之福也。

速传朕谕,台湾番社居民,既居中国土地,即当一视同仁,不得谓为化外游民,任其惨遭外夷荼毒。现据各社番目吁乞归化,即着沈葆桢、潘霨、唐定奎等,酌度机宜,妥为收抚,联络声势,以固其心,俾不至为彼族所诱。

1874年7月下旬,记名提督唐定奎督率6500淮军抵达台湾。葆桢甚喜,即令唐部驻扎凤山,扼要分屯。

倭目西乡从道闻讯,即令倭兵退守龟山,以避其锋。

倭军少佐桦山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