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李鸿章督任直隶(第2/3 页)

百年之争 路人四九 85 字 2024-03-20 04:25:13

通,联为一气,鸣笛启碇,浩荡瀚海,扬吾国威!

李鸿章道:吾本以为,天津偏在一隅,似非督臣久驻之所;然听兄一言,茅塞顿开;毛旭初之奏章,助吾大力也。天下大势,首重畿辅,中原有事,患在河防;中原已无事,此后祸患皆在海防。筹建北洋水师,靡费甚重,断非一日可成;练兵以制器为先,吾即奏请两宫,先行扩建天津军火机器总局,机局一应员弁,除仍多雇佣洋人外,其余缺员,吾即致书恩师,速自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调派。

丁日昌道:制器虽属紧要,然中原甫定,发、捻余孽犹在,李帅切切不可掉以轻心。

李鸿章道:内外兼顾,表里皆修。吾即奏请,先前开缺之淮将、裁撤之淮勇,皆须转为经制之师,择机调驻直隶各口;传吾口讯,潘鼎新、周盛波等,暂停省亲,速即整饬旧部,接令即行。

两宫太后接毛昶熙、李鸿章奏章,急召军机大臣议商。

慈禧太后道:塘沽、登州、牛庄三口通商之处,不必专设大员,所有洋务海防均宜责成直隶总督悉心经理。毛昶熙之奏言,可乎?李鸿章之增扩机局、募兵护直、构筑粮台、疏浚河道、添设海关税衙,准乎?

恭亲王奕欣道:启禀皇上、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政令不一,士民无所适从,宜会合督臣以一事权。办机器、购洋枪、置洋炮、造轮船,凡有益于国家者,有请必行。

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文祥上言:启禀皇上、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毛昶熙曾言,功成而喜者,常人之同情;功成而惧者,圣人之远虑。其人功成释兵,全身而退,无一丝游移,其老成谋国,於斯见之。

慈禧太后道:李鸿章、毛昶熙等所奏,毋庸再议。速传谕旨,天津洋务海防,较之保定省防,关系尤重,必须专归总督一手经理,以免推诿而责专成。便宜行事起见,直督应于海口春融开冻后,移驻天津;至冬令封河,再回省城;如天津遇有要件,亦不必拘定封河回省之制。

文祥道:启禀皇上、母后皇太后、圣母皇太后,倭国使臣柳原前光、花房义质等来京叩访,屡欲签约定规,奴才不敢定夺,恳请皇上、皇太后速下谕旨。

慈禧太后道:六爷何意?

奕欣道:倭国之人天性凉薄,与之交往,须慎之又慎。

慈禧太后道:传谕各省督抚将军,速即协奏与倭国签约定规事宜。

倭国使臣柳原前光至京月余,屡屡碰壁,遂辗转至天津,游说直隶总督李鸿章,几番客套,柳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