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五章 曾国藩画河圈围(3)(第2/3 页)

百年争斗的恩怨 路人四九 85 字 2024-03-20 04:25:13

速应援;其若延宕,吾必上疏弹劾。

英翰道;多谢中丞大人关照,贼已攻占龙山,吾等即于北台子寺外,摆开战阵,于匪决一死战。

乔松年道:此战若胜,亦不追逐;若败,速退北台子寺,负隅顽抗;倘再不敌,复退雉河集,依托涡河,迟滞贼逆;届时各路援军并至,内外夹击,可获胜仗。

乔、英二人言语间,捻军已攻至北台子寺;英翰送别乔松年,亲率十七营清军,誓死力拒,鏖战二时,折兵二千;英翰不敢再战,退防雉河集,负城依水,顽抗不辍。

赖文光缺舟少炮,无力攻坚,只得逼城而营,四面困围,搦战三十五日,未沾城垣。

英翰孤守月余,惴惴不安,惶恐道:粮资将罄,援军不至,此地或为吾等之死所。

道员史念祖道:藩台大人勿忧,速速统筹粮资,十日之内,均粮撑持;十日之后,各路援军必至。

英翰道:当真?

史念祖道:宋庆、张得胜、张曜等必不敢怠,闻讯即行。曾国藩业已进驻临淮,一声令下,淮、湘各勇,蜂拥而至。

英翰道:先前,曾国藩一不助江忠源,二不救吴文镕,三不援王有龄;吾乃蚍蜉,且为满人,难入曾氏法眼。

史念祖道:古言,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曾国藩饱读史书,自然深谙。金陵光复,曾氏兄弟为求自保,裁兵撤将;然残捻骤起,曾氏猝不及防,其下之军,亦属乌合;今日其不救吾,明日亦无人援其!

英翰道:曾国藩深识远略,公而忘私,必晓其中之利害,吾即再发咨文,恳请迅发雄兵。

曾国藩接乔松年、英翰告急文书,亦不敢怠,急饬:雉河集营盘被发、捻围困,岌岌难久保矣,淮、湘各军,务必全力营救。

赵烈文道:启禀涤帅,何故如此急迫?

曾国藩道:先前分兵救援,慎之又慎。今洪逆覆灭,天下大势已定;荡扫此股逆匪,河清海晏,吾即彻裁湘勇,为国去一巨患。

赵烈文道:启禀涤帅,所谓时移势亦易,急流勇退,手无寸铁,空空如也,反为人制。

曾国藩道:吾命不足惜!东周二分,众诸侯各自为政;东汉末年,刘备、曹操、孙权拥兵自重;盛唐天宝年间,安禄山、史思明藩镇割据,皆贻害万年。吾乃疆圻,财权在握,复辅以军权,稍不矜持,宜蹈前人覆辙。急流勇退,采篱东山,赋诗饮酒,亦甚快哉!速传吾令,刘铭传、周盛波、张诗日、易开俊部,即刻开拔亳州县境,围歼捻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