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左宗棠绸缪入疆(2)(第2/3 页)

百年争斗的恩怨 路人四九 85 字 2024-03-20 04:25:13

屯田哈密,去岁得粮五千余石,然缓不济急矣。吾已觅得四方,一、甘肃河西出嘉峪关、玉门至哈密。二、自蒙古包头、归化,经乌里雅苏台、科布多,至巴里坤。三、自宁夏逾蒙古草原,至巴里坤。四、购俄罗斯人粮资,直接运抵古城。

刘典道:左帅西征,借用英人洋款也就罢了,俄人售卖之粮资,左帅亦并笑纳;殊不知,俄人已占我伊犁。罗刹国人狼子野心,其中必定有诈。

左宗棠道:英俄二夷,予我愈多,愈利于我;反之,其等虎视眈眈,宛如仇雠,则必干涉我收复失地。退而言之,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英人借我巨款,是为一分之厚利。俄人愿卖我粮,只因伊犁河谷,粮草丰裕;伊犁运粮至乌鲁木齐,比之关内,厚利二十倍。叹我伊犁大好河山,已为外人攫取牟利矣。吾等若不誓死一搏,遗恨千古也!

刘典道:左帅之气魄,俯仰一世;左帅之目光,如炬如电。吾多虑矣!

4月7日,宗棠偕亲兵营,进抵肃州,既召诸将,道:攻剿新疆匪军,总而言之,乃缓进急战,先北后南。本爵大臣阁部堂去岁既言,关内关外用兵虽有次第,然谋篇布局须一气为之,以大局论,关内肃清,总督应移驻肃州,调度军食以规北疆,次取南疆,尔后索还伊犁,此乃致力于北而收功于南也。大军攻剿古牧地、红庙子、乌鲁木齐一带,南疆匪军胆敢赴北路之援,官军猛打数仗,自可挫其凶锋;将来下兵南路,声威已张,更易着手。刘锦棠筹备年余,匪军布置,可否了如指掌?

刘锦棠道:启禀左帅,阿古柏匪兵余,大部屯驻南疆,喀什噶尔乃其老巢,屯兵;北疆匪兵,大部驻守玛纳斯、乌鲁木齐、红庙子三城;达坂城、托克逊、吐鲁番一线,毗连天山南北,此域匪屯重兵,吐鲁番有步兵5000,骑兵3500,土茴;托克逊有步兵2000,骑兵4000;达坂城有步兵1000,骑兵5000。大军攻占北疆,复占此三城,新疆底定。

左宗棠道:吾军现置何方?

刘锦棠道:启禀左帅,张曜嵩武军16营屯扎哈密,金顺23营屯扎古城子、奇台、济木萨,徐占彪7营屯扎巴里坤,徐学功、孔才、张和之民团,游战北疆十余载,亦为可用之师。

左宗棠道:前钦臣景廉、民人徐学功等竭力血战十余载,方得古城子、奇台、济木萨、哈密、巴里坤、沙山子、芳草园、南山等地。吾等至疆,方得立足之所。其等可为吾辈之楷模!速传吾令,自肃州、嘉峪关以抵哈密、巴里坤,皆防军也;自巴里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