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的《授时历》(第1/2 页)

中国文化常识集锦大全 干春松 34 字 2024-02-18 08:15:27

郭守敬(1231-1316年),字若思,顺德邢台(今河北省邢台市)人。在其少年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他是在祖父的抚养和教育下长大成人的。郭守敬的祖父是个很有学问的人,他不仅精通数学和水利,而且特别喜欢结交那些有知识的士大夫,这就给少年郭守敬营造了一个学习天文知识的良好环境。

元世祖中统三年(1262年),郭守敬入朝为官。开始时主要在水利部门工作。至元十三年(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下令编制新历法,并成立了一个专门编制新历法的太史局,任命郭守敬为负责人之一。郭守敬坚持认为,制定历法必须以实际测量为基础,而要进行观测就必须有先进的仪器才行。为了精确汇集天文数据,以备制定新的历法,郭守敬简化了中国传统的观测仪器浑仪,精心设计创制了一整套闻名世界的简仪以及仰仪、高表、景符、窥几等优秀的天文仪器。使用这些仪器,郭守敬又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测天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编成了中国历史上最为优秀的星表。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1/1-200601234S3c7.jpg" />

《钦定授时通考》书影

同时,郭守敬根据“四海测验”的结果,并参考了1000多年的天文资料,70多种历法,互相印证,排除了子午线日月五行和人间吉凶相连的迷信色彩,按照日月五行在太空运行的自然规律,在至元十七年(1280年年),编制了代表中国古代传统历法最高成就的《授时历》。

《授时历》推算出的一个回归年为365.2425日,即365天5时49分12秒,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实际时间只差26秒钟,和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格里高利历》(公历,俗称阳历)的周期一样,但《格里高利历》是1582年才开始使用,比郭守敬的《授时历》晚了300多年。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郭守敬迁升太史令,他仍继续天文观测和天文学的研究及著述工作。他的天文学著作有14余种,105卷。这些著作除《授时历》经后人载入《元史》外,其余均未流传后世。

《授时历》是中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也是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从元代颁布开始,历经整个明代,一直到清初的360多年中,行用的历法实际上都是《授时历》,只是名称有所变化而已。

《授时历》之所以沿用这么长时间,和它的计算精度非常高有很大关系。首先,它制定了当时世界上最为精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