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第1/4 页)

皇兄何故造反八一中文 月麒麟 676 字 2024-03-01 12:54:47

但是其他人……

翰林清贵,是清流中的清流,之所以那么多人都愿意挤破脑袋往翰林院里坐冷板凳,不仅仅是因为那份虚妄的名声,更重要的是,有实实在在的利益。

按照惯例,翰林官员补缺清流京官,正常情况下,会迁升一到两个级别,如果有合适的的机会,甚至直接升三级也不是什么难事,这就是翰林资历的作用。

如果是外放,正常就是迁升三级,一般是地方布政使司的四品参议或者是四品知府。

但是这一次,别说是迁升了,基本都是平调,外放,甚至还有降职的……

天官大人是疯了吗?

要知道,翰林本身就不是好欺负的人,如今的翰林学士萧镃就不说了,内阁的次辅高谷,阁臣江渊,大理寺卿杜宁,都是翰林出身。

更不要提,翰林一脉还有一位重量级的大臣,工部尚书陈循,他老人家虽然不在京中,但是地位摆在那里,这么做未免有些打脸的嫌疑吧?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王文说完之后,殿中没有任何的反应,甚至就连天子也没有多问,直接了当的就是一个“准”字,就将事情敲定了下来。

整个过程,没有任何一个大佬站出来哪怕质疑一句,仿佛这就是一件普普通通的政务一般。

接着是户部,禀报了最近一段时间的支出情况,并且已经初步制定好了互市的计划以及和蒙古使团谈判的前期准备,不日就会启动正式的谈判。

兵部这边也没什么大事,西南苗乱已经平定了大半,保定伯梁瑶的行动力还是很足的,接到诏命之后,雷厉风行即刻出兵,先解平越之危,其后连下数城,捷报频传。

唯一让老大人们有些不安的是,瓦剌似乎有所异动,各处关隘都请求增兵,以备不时之需,但是总体来说,边境局势还算平稳。

然后是刑部,靖远伯王骥和提督军务大臣侯琎已经被押回了京师,关入诏狱当中,南京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的联合调查公文,也已经送到了刑部,接下来,就是京城这边的审讯工作。

金老大人总算秀了一把存在感,请求由刑部主持,在七日之后启动三司会审。

工部尚书不在,所以存在感不高,侍郎王伟回报了近期的修河情况,据说已经开始准备动工。

最后礼部这边,最近在忙的唯一大事,就是选秀事宜,经过礼部初选,内宫二选,太后终选,最终确定了最终的名单。

选出了妃一人,嫔一人,才人四人,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