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第1/4 页)

皇兄何故谋反最新 月麒麟 676 字 2024-03-01 12:54:47

左都御史陈镒紧接着也出列,道:“皇上,王振一党嚣张跋扈,罪行累累,祸国殃民,需以重惩,然此事重大,三司已厘清一干人等罪行,判罚惩处,臣亦以为当由圣裁。”

朱祁钰的目光在大殿中央的三人身上一一扫过,嘴角泛起一丝玩味的笑容。

没记错的话,这次三司会审,由大理寺卿俞士悦主持,一同参加的,就是刑部侍郎江渊和左都御史陈镒。

现如今这三个人当中,作为主持者的俞士悦,在呈上结果后,便闭口不言。

江渊和陈镒二人,一人主张“牵涉不深者,或可宽宥,另一人主张“祸国殃民,需以重惩”。

看似是相互对立,但是同时却又都表示“需要圣裁”!

再看看立在前头,眼观鼻,鼻观心的一帮尚书阁臣。

他明白了!

这哪是朝臣们在争论该如何处置王振一党,分明是在试探他这个新君,对这件事的态度!

试探

大凡新君继位,朝堂上下,总是避免不了要有很长一段时间的磨合。

对于皇帝来说,需要时间来慢慢的稳固自己的地位,经营自己的威望。

对于朝臣来说,也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朝政事务,来了解新君的脾气秉性,喜好底线。

这种过程或长或短,或激烈或平和,不一而是,需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

这种磨合的过程,通常情况下,从时间上来看,从新君登基的那一刻,就已经开始了,而从形势上来看,通常以君臣对抗为主。

至于发起者,或许是皇帝,又或许是朝臣,却是并不一定。

事实上,天子,不,应该说太上皇,这次的亲征。

就是一次典型的磨合过程。

太上皇希望在群臣当中的形象,是一个乾纲独断,承继父祖军威的有为之君。

而群臣则希望他安安生生的,为此,王直甚至在亲征之前,亲率百官伏阙进谏。

但是可惜,没有拦住一意孤行的太上皇。

如果说这次是大胜而归,那么太上皇自然会再一次证明自己的正确性,之后在朝堂当中威信大增。

然而败了……

不说远在漠北的太上皇,单说朱祁钰这位新君。

虽然之前他已经总政秉国,但是一来时日不长,二来还是那句话,监国和天子,到底是有很大的差别的。

这次王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