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第240章 改造三观的计划(第1/3 页)

我在大宋开酒吧网剧 半园 83 字 2024-03-13 07:52:35

第240章 改造三观的计划

历史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结合造就的,就如同大秦能统一六国,始皇帝是这个历史必然性的代表,而刘邦建立汉朝,朱元璋建立明朝更多的是必然性中的偶然。

宋杰出现在这个时代也只能归结为偶然性在作祟。

虞允文是这个时代文人的代表,在看到宋杰送给他的《天演论》时心中充满了惊讶,宋代的文人从来都是具有思辨特质的,否则也不会成就华夏文明的巅峰。

相比购买枪支弹药,虞允文更渴望得到华国编撰的天演论的全卷文本,当然宋杰说的其中就有制作枪炮的方法是一个动力,但天演论中提到的观点着实吸引了虞允文。

天演论并不是宋杰杜撰的,而是宋杰提出一个观点,让翰林院的编撰官在各个时期的典籍中去寻找论点和论据,从编撰的形式来说有些类似于战国时代的《吕氏春秋》这种杂家之说,但却能成为一套整体和独立的系统,而且天演论的基础是来源于易学,这是华夏的读书人能够接受的切入点。

当今诸多学者已经受到了张载和二程的新儒学的思想影响,充分吸取了释道,融合三家思想,他们认为“天理”是脱离物质载体的纯理念其表现是“气”,“气”又派生出万物,这样,万物之中皆含有“理”,即“理一分殊”。

因此,新儒学者认为要认识世界,找回“天理”,就可从分析万物下手,识其“气”性,最终得其“理”,这就是所谓的“格物致知”。

天演论同样推崇格物致知的理念,天演论认为的“道”与新儒学说表达的“天理”是同一个意思,“道”与“天理”是先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形而上者,都是指的客观规律,只不过天演论把其细分,宋杰因为有后世的科学思维,因此在表述道的时注重定量的分析,而理学注重的是定性的分析。

而因此衍生出来的认识论就与新儒学大相径庭,天演论的核心是研究客观世界,新儒学注重研究伦理道德的基本准则和人性。

其实二者从根本上并没有矛盾和冲突的地方,只是二者研究的重点不同。

无论是新儒学还是天演论都与易学相关,所以虞允文在读天演论的时候才不会排斥。

华夏文化中有许多矛盾,既要讲人定胜天,也要顺应天命,究其原因来说并不是华夏先民的思想有问题,相反,这是理论和实践最好的结合,也是实用主义最好的体现。

天演论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陈述的是事实和结果,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