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彻底寒心!文人士子弹冠相庆!(第2/4 页)

央到地方都极为完善的教育体系。

从县学到州学府学,再到最高学府国子监,朝廷为了培养士子,无论出身高低贵贱,皆为一视同仁,通过科举大考,便赐予优待功名,让他们安心进学修德,不用再为生计发愁,为他们打造了一条步入仕途的通天之路!

但是,最终培养出来的士子呢?

都是一些血气方刚,不忠不孝的蠢货!

只不过因为一个没有证实的谣言,加上方宾那贼子的故意怂恿,这些文人儒生就敢违法聚集作乱,当街将朝堂重臣殴打致死,丝毫没有考虑过此举给自己给家小带来的影响!

枉顾朝廷优待恩遇,这就不是不忠!

一意孤行给家族带来灾祸,这就是不孝!

如此不忠不孝之徒,朝廷要之有何用?

如果不是考虑到天下士子可能会寒心,汤宗又何必费尽周章地为他们奔走求情,直接全部枭首示众了事!

但他是大理寺卿,朝堂九卿之一,大明律令的公正维护者,更是名教子弟。

一想到太子爷的恩准,汤宗顿时松了口气。

“陈公甫一案,经由刑部、都察院、大理寺与六部宰执九卿圆审后,事实已经查清。”

一听到这话,跪倒在地的一众学子都是身子颤抖,紧张惶恐到了极点。

九卿圆审,这意味着现在得到的结果,就是最终的判决,基本上不会有任何变化了。

方宾不在此处,他秋后问斩已成定局,这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

所以汤宗直接宣读了对一众学子的判决。

当周文方等十四人听见,自己等人被判枭首示众,家族流放时,直接躺软在了地上,失声恸哭不止。

这一刻,他们终于体会到了,什么是悔不该当初。

汤宗看着这一幕,重重地叹了口气,而后挥手命甲士将他们带了下去,等待秋后与方宾一同行刑。

随即他又公布了扔碎石的这批学子判决,当这些学子听见革除功名、此生不得参加科考时,同样有不少人瘫软在地上掩面恸哭。

革除功名,并且此生都不能参加科考!

这意味着他们彻底废了,不但入仕为官成为泡影,而且连原本的优渥特权也没有了,如此一来连寻常农户都要不如!

毕竟他们这前半辈子,可都是在读书习字,连地都没有种过。

而且背负这等“不忠不孝”的罪名,他们很有可能会被逐出家族开除宗籍,只怕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