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之战(第2/3 页)

历史深处的民国晚清 江城 22 字 2024-02-18 08:20:05

杀得难分难解,胜负尚在两可之间。

一天后,左宝贵寡不敌众,英勇战死,城西被攻破。

听到日军入城消息的叶志超,没有想过调兵增援,更没有想过亲自上战场阻击日军,而是牢记“让领导先走”的精神,二话不说,跑路!丝毫没有军人的职业操守。也是,你能寄什么希望于一个说谎冒功的人呢?

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只怕猪一样的队友!

清军丧失了宝贵的战机,失去了统帅指挥和协调的清军,被日军大败,平壤失守。

一个星期后,清军全部退过鸭绿江,日军完全控制朝鲜。

平壤失守的第二天,即9月17日,主动寻找战机的日本海军终于在黄海大东沟一带找到了目标:北洋水师。

两支当时亚洲最强大的海军短兵相接:北洋水师十艘舰船对阵日本海军十二艘舰船。

北洋水师的运气很不好,开战不久司令官丁汝昌就被日军炮火击成重伤,北洋水师各舰失去指挥,只好各自为战。

在这里要讲一个在战争中表现得最为英勇无畏的人,他叫邓世昌。

海军司令丁汝昌很看重年轻的邓世昌,给他加挂衔副将协都统(少将)。这么做似乎是重才,但别人都不以为然,认为这是丁司令为抗衡福建派系采取的政治行为,因为邓世昌是当时北洋水师中唯一非福建籍水师军官。

但邓世昌牺牲的那一仗,打得非常勇敢,远比大多数管带玩命。

他指挥的“致远号”舰身燃起大火,他开足马力试图与对方的绝对主力、杀伤力最强的“吉野号”同归于尽(有史料认为是“浪速号”),争取拉一个垫背的。虽然最后没有成功,反而己方舰毁人亡,但还是非常英勇悲烈。

尽管像邓世昌这样勇于战斗、不畏牺牲的北洋将士是大多数,是主流,但仍有不少贪生怕死之人,譬如“济远号”管带方伯谦、“广甲号”管带吴敬荣就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临阵脱逃。

人在做,天在看。

方伯谦战后被斩首,“广甲号”触礁自毁,吴敬荣喂了鱼。不过“广甲号”上一个叫黎元洪的普通军官居然逃得一命,大难不死的他在不久的将来创下了一段传奇。

五个多小时后,黄海海战结束。

黄海海战北洋水师伤亡近千,沉五艘船,战斗力损失一半。日军伤亡不到五百,被重创五艘船。

日军获胜,获得黄海的控制权。

水陆两军皆败,李鸿章及时转变了策略: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