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第2/4 页)

出现过的屈原画像,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白色雕像,雕像中的人头发极短呈卷曲状,旁边标注着梭伦二字。

“那人,是狄人吗?长相好生怪异。”

“此女言古希腊,古希腊又是何处?”

众人纷纷摇头,从未听说过。

然而更多的人却没有那么多功夫去管这个长相怪异之人,此女所说的贵族是屈氏家族吗?

可那什么梭伦肯定不可能是屈氏家族的啊。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①。此贵族当是指富贵之族罢。

屈平家族虽已没落,可到底仍应该与他们是同一阵营的人,为何总与他们作对,他们势弱于他而言有何好处?

只能说这个屈平愚不可及。

当世自然是有权有势的人说了算。

得罪他们这些人,他自己的家族亦会受到影响,他不知吗?

可怎么听这仙女的意思,是在赞同他这样的行为?

他们倒是要看看仙女能说出什么大道理来,改革为何就非得从他们这些人手中夺取利益呢?

若是能说出其他令楚国富强的法子那就更好了。

【屈原先进的思想完全得益于他所受过的良好的教育。教育,乃国之根本也。在屈原所处的年代,众人就已经十分重视教育了,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曾提到,春秋以后,“齐开庄衢之第,楚广兰台之宫。②”齐桓公开辟了稷下学宫,楚国也扩建兰台,这些都是为了礼贤下士。】

【那个年代确实思想开放、人才辈出。】

【但是并非所有的人都如同孔子那般自行束修就不吝教诲,也不像我们现在有九年义务教育,国家免费让你去上学,在那个饱受战争侵扰的年代,许多人连饭都吃不饱,更别提拿出十条干肉去给老师做见面礼从而得到教育机会了。】

女子说得越多,便有越多的人意识到她乃后世之人。

这南朝既然记载了齐楚之事,当就是后世的朝代了,也不知最后是谁称霸了天下。

“好一个教育乃国之根本!”

屈原大赞道,“大王,此女所言不虚,教育亦是使楚国长久之要矣。”

熊槐颔首,默默吐出一个字,“善。”

这说起来倒是轻松,只是让子民免费上学,如何能做到?

楚国军费筹措已是不易,这教育所需费用又何处去寻呢,难不成又要增加税收,岂不会天下大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