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第2/11 页)

颜延之小酌了两杯,微醺。

他还是有些想不明白,为何这苏轼会这么喜欢陶渊明的作品。

陶渊明的作品虽深藏感情,可遣词造句确实粗糙了些。

这苏轼若是能学精细之作,恐成就更高。

另一边,陶渊明也很喜欢自己此作。

此作创作的原因不甚美好,可归家途中确有心旷神怡之感。

苏轼与他真乃同好也。

且与他一样清贫。

陶渊明笑笑,饮酒一杯,甚乐也。

【苏轼到黄州是因为遭受了乌台诗案,那个时候他可能心拔凉拔凉的,然后搞了块地,在东坡上修了雪堂,慢慢地才治愈了他这颗心,这是三月自己猜想的前情。】

【关于作这首词直接的创作动机,苏轼在序中写得非常清楚。】

【大家都说他这雪堂简陋得很,只有一个叫董毅夫的朋友路过觉得很喜欢,还说要和他做邻居。当然了这不是真的,应该是玩笑话。苏轼在另一首《满江红》中写了,董毅夫罢了官是要回江西老家去。】

【这也是为什么苏轼会选择《归去来兮辞》的一个原因,因为陶渊明也是辞了官写的这篇赋。所以说其实苏轼写作都不是随便作的,就像白居易曾经在《新乐府序》中说的“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

唐,元和年间。

白居易肯定地点了点头。

写作就不应该为文而作,不过在他看来苏轼的作品中补察时政的作用还是太小,太过注重于自我感情的抒发,实事可以多添一些。

【不过苏轼倒也没有很推崇白居易的诗,他曾经在《祭柳子玉文》中提到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

这里指的就是元稹的诗风轻佻,而白居易的就是俚俗,后者是说的苦吟诗派代表人物孟郊和贾岛,说他们两人诗风孤峭冷寂。】

白居易:“……”

俚俗?

浅显易懂才能让所有人都看得明白,才能让所有人了解其中意思。

还有微之轻佻?

白居易笑笑,多情风流,写太多情诗,都叫人记下来了。

【都说元稹是个渣男,辜负了不少的女子,他还以自己辜负过的一个女子写了一部传奇叫《莺莺传》,这也是后来《西厢记》的原型。】

元稹有些莫名其妙,不知怎的突然就说到了自己的身上。

他看了看手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