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第2/7 页)

不动声色,尽量让自己把重点放在女子接下来的话中。

清算自然是要清算的,就像他在发布罪己诏后,已经明里暗里地解决了一大批人,该抄家的抄家、该流放的流放,而那些罪不至此的,他也得言语敲打。

而这些被敲打的人中也有那并不好处置的,身为天子并非可以为所欲为,其实这道理在他还未登基之前他就明白,只是时间久了便忘了。

有些人牵扯的势力太广,也不是不能动,只是需要从长计议,徐徐图之。

【清算那些在叛军来时临时倒戈的那些官员,王维赫然就在其中,虽然王维什么也没有做,因为他的才能,安禄山等人还比较尊重他,他可能也没有因为被羞辱而做出什么不该做的事,但是就算给事中的职位是强行加诸在他身上的,这事情一说出去他就还是曾任伪朝官员,那就是让统治者甚至是许多唐朝官员都不能忍受的。】

若是以往,李隆基可能会选择宁可错杀不能放过。

但显然幕中女子所讲解的文人都是轻易杀不得的。

而且他也很清楚王维心中并无异心,所以他并不打算对王维做什么,甚至要重用对方,让对方感念自己的恩德,也让众人看到他悔过的诚意。

要说多悔,其实也没有,李隆基觉得自己就是时运不济,碰上李林甫个口蜜腹剑的又碰上个自己喜欢的美人,但凡少一个,他也不至于如此。

但即便觉得更多的错在于他们,李隆基也决意不会再犯,他不想再跟如今一样被架在火上烤了。

【好在是王维命不该绝,还记得我说过裴迪去看望过他,当时王维写了好几首诗痛批叛军,也表达了自己的痛苦,这些诗都比较冷门,但是却表明了王维对唐朝的忠心,而他的才能也成为别人为他求情的一个筹码,而且他和苏轼一样,还有一个好弟弟,他的弟弟王缙愿意自己削官帮哥哥赎罪。】

【这么一来,肃宗处理王维就不能这么随意了,因为他得权衡,他虽然要维持唐朝朝廷的威严,但是他也不能寒了那些大臣的心,而且他新帝登基,正是需要拉拢这些大臣的时机,一不注意帝位就可能坐得不稳。】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苏轼与弟弟苏辙对视一眼,苏轼面上露出感激情绪。

虽说苏辙救他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两人对此也从不见外地多说感谢,但苏轼心中再清楚不过。

子由待他是极好的。

【所以王维就算是好运地被免了罪,公元75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