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第2/5 页)

独与父亲商议一下好了。

曹操与他的想法如出一辙,成大事者自然要以大局为重。

此女又称司马懿为能臣,曹操沉下脸,幕中女子之言到底能信几分?

【不过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说曹丕“以位尊减才”,而曹植“以势窘益价”。】

【他认为曹丕的才情是被低估了的,自古以来人们都会同情弱者,所以把更多美好的评价加诸在曹植的身上。】

【这也是正常的。】

【因为会去评价曹植二人的多是文学家,想让政治家去评价曹植,可能他还够不上格。而评价他二人的文学家大多失意,所以会对曹植的经历而产生共鸣。】

这刘勰到底何许人也?

曹丕心中暗叹,只可惜自己与他并非身处同一时代,否则自己定与之结交。

二人再就诗赋畅谈,何其乐也!

能懂他之人,实在少之又少,此刘勰当算一个。

此女自从说到自己要登基之后,评价就大不如之前。

曹丕不信自己登基后会连同本性也变了。

难道帝王就不能有真性情者?

夸大之词也。

他偏要恪守本心,且守好他曹家的天下!

曹丕想通了,可曹植又不悦了。

他承认兄长文才,虽觉不如自己,但却也不错。

可此女说自己不够格被政治家所论,未免欺人太甚!

【我们做评价时没有人可以做到完全客观,所以我们更要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之上来进行自己的评价。】

【除却《野田黄雀行》和《赠白马王彪》这一类作品,曹植后期还有其他类型的诗作。】

【其一就是用弃妇或思妇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个依旧可以追述到屈原的《离骚》。】

【之前我们提到过的他《杂诗·南国有佳人》就是此类,此外还有一首同样优秀的代表作《七哀诗》。】

说到此处,巨幕中又出现了一个画面。

众人渐渐意识到女子所展现的许多场景并非真实存在,而是像百戏那般是有人在扮演。

但依旧没有人能明白女子如何能够让那些扮演者突然出现又突然消失。

此时的巨幕中,明月高悬,月光洒在湖面荡起漾漾水波,一个女子坐在高高的阁楼之上,静静地欣赏着月色。

可如此美景却不能让她开心,她轻轻叹息一声,仿佛带着无尽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