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第2/7 页)

更没把这事情放在心上了。

别说是给个状元,皇家的人看上了那就是直接封官也不是不行。

更何况恰恰是那王维来参加了科举考试才说明他是个有真本事的。

因为虽然可向考官举荐可请教,但是圣人不会允许状元是个草包,否则就是在侮辱科举考试,这样的错圣人是不会犯的。

除非是出现那幕中提到过的野无遗贤的闹剧。

许多人都在心中暗自叹息,这李林甫也不知跑哪儿去了,竟是这么久都还没有消息。

像他这种人如今否管到哪儿恐怕都是人人喊打。

正如他们所想,自从李林甫逃出京城后,身边走的走散的散,只剩身边一个老奴。

在路上还几次碰上那认得自己的险些就被抓住了。

如今整个大唐上下都是他的画像,他只敢带着那老仆走荒山野岭的小路,日日担心,夜夜受怕,整个人憔悴了好一圈。

【后来人们猜测王维和李白的关系,为什么这二人同处盛唐,几乎毫无交集,我们都说过李白供奉翰林那是玉真公主举荐的,所以人们就觉得他们之间是有点什么的,而有些人认为王维之所以和李白关系不好,是因为李白抢了玉真公主,因为从时间线来看,先是王维中状元然后再是李白入仕,好像也说得通哈,但这事到底没有依据。】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

自从这巨幕出现,李世民所有的焦愁都给到了后世那群不成器的儿孙身上。

一个个的,不管皇子公主,真是没一个让人省心的。

否管这事情是真的假的,堂堂公主同两个男子传出这样的故事,就算那两人才华横溢,他仍觉不妥。

都是没教导好啊!

不说远了,他一定要好好教导自己的儿女。

还是幕中女子说得是,教育委实重要。

【还有一个传闻就是王维中年被贬,是因为他娶了妻没娶玉真公主,这些传闻有离谱的,有特别离谱的,但我个人感觉是无风不起浪,不过这个风有多大那就不知道了,或许人家就是说了句笑,然后一传十十传百,传奇小说家们再这么一润色,得,掩了名字本人可能都不知道是说的自己,但是这其实也是衍生作品的魅力之一吧,只能说要懂得甄别信息。】

这都是因为文学有助于造势。

其实自从巨幕出现,人们就渐渐意识到文人的重要性,不管是在哪个朝代。

平日里他们也知道很多事情需要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