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第2/6 页)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蒙娜丽鹅 213 字 2024-02-23 13:32:01

自己父亲,何须自己劝慰?

不过这幕中女子也真是的,怎么就没有功绩了,她说的那些,怎么就不能算功绩?

【有没有功绩,功绩如何,每个人的定义不同,至少我认为这世界上大多数的人都做不到苏轼那样,不然苏轼也不会在千年后的今天还被大家铭记。】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辛弃疾点头,不易妄自菲薄。

至少他们还留下了这些作品,至少他曾经也勇敢地与金人战斗过。

如此劝慰自己也不影响他因报国无门而伤感,但他一直在心中告诉自己等这次巨幕讲解之后,他就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了。

早在此前,幕中女子讲解其他人的时候,他就在想,假如自己是他们,自己该如何改变,如何脱离困境,如今真说到他身上了,他也相信自己一定没有问题。

【《金陵图经》记载,当年诸葛亮曾论金陵地形,说这里“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都也。”

所以这里辛弃疾说:“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

当年那虎踞龙蟠的帝王之都在哪儿呢,如今入眼只是满目的兴亡遗迹,其实主要还是亡,毕竟当时说这话的人都已经走了好几百年了。】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诸葛亮忙得仿佛年迈了好几岁。

金陵的地形确实是帝王之都。

然而地形重要,还是这做帝王的人最为重要。

不是谁都可以做帝王的。

思及此,他默了默,而后似是赞同自己心中的想法点了点头。

【“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

上阙的最后这几句都是写景,其实这种句子一般来说都是比较通俗的字面意思,如果是翻译的话只需要知道一下某些我们现在不常用的词语就好了,比如这个陇上就是田埂的意思,重点是要理解词句中所寄托的感情。“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

孤舟远去,谁在吹奏寒笛?】

【这里前面几句描写了一下眼前的景物,不管是斜阳、归鸟还是风吹乔木,我们只要想象是忧心国家的辛弃疾眼中看到的景物,自然而然就能感受到此中的情绪,我们可以看到辛弃疾的词作当中有许多写景的句子,他很擅长寄情于景。】

东晋。

陶渊明一开始还不太看好辛弃疾的这些词句。

单论写景,辛弃疾写得稍显凌乱,但他的词中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