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第2/5 页)

开局盘点悲情文人历史 蒙娜丽鹅 213 字 2024-02-23 13:32:01

黄腾达,可若是飞黄腾达的人是曾与自己患难与共的人他们会高兴,同时也会失落,为自己的无能而难受。

这不就是人性吗?只要他们无害人之心,这样的想法也不必藏,谁不是如此的呢?

而那些真正装作毫不在意却内心险恶的人才真正可怕呢。

【这个倅是副职的意思,范倅就是辛弃疾的副职,滁州通判范昂,自己的下属能得到重用,其实正常来讲辛弃疾是会感到骄傲的,此处应该也是这样,他希望范昂可以发挥自己的才能得到重用。】

辛弃疾当然是希望范昂可以得到重用的,难不成他还会嫉妒范昂不成?

只是范昂去到临安,前途就能一片大好吗,这恐怕不尽然吧。

看不出他这词中之意吗?

那时候他就看出来了,有多少人能在那些人的眼下干净地平步青云?

若官家能清醒些还好,只是可惜……

辛弃疾他原以为换了帝王,大宋就会好起来的。

可能真如幕中女子所言,大宋的皇帝都不怎么行吧。

而这些话,即便是他这样的人也无法于人前言,只能在心中说说罢了。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

开头便直抒胸臆,感叹光阴易逝,老来一词就已经能表达他这样的心情的,因为这时候辛弃疾其实才三十三岁,怎么也算不得老。然而他说他已经感受到了衰老,以前的那些情趣也已经淡去了,甚至面对临别酒时更加害怕岁月的流逝。】

公元1099年,元符二年。

若是人人都能在年轻时候知道时间的重要,那便就更能成事了。

苏轼默了默,不过有时候就算知道时光易逝也没什么用。

像辛弃疾,听幕中女子的意思,他终日为收复北方而烦忧,也知时间可贵,可他似乎什么也没能做得成,这才是真正充满遗憾的人生。

【他为何会“怯流年”呢?我个人认为他对自己的年岁增长可能还没有那么深的感触,更多的是害怕时不待我,害怕自己还没做什么,国家收复的那一日连影子都看不到,而自己就已经要老了。】

公元1181年,淳熙八年。

那时的自己尚且害怕时不待我,如今呢?

辛弃疾想了想,自己现如今距离三十三岁又已经过去了差不多十年。

时间还能等着他吗?

已经不能了啊!

【“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