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3章 后盾(第2/3 页)

,根本没他拒绝的余地。

“您好,闻先生,我想我们可以友好合作的。”作为一名建筑工程师,富勒对于规划统计分配等工作有着职业性的专长。他带了一个五人团队很快开始工作,为中国势力理清一些后勤上的困难。

富勒的到来确实帮上了大忙,不过这个白人在调阅闻天宇提供的简单文档后就感叹道:“你们中国人真是什么时候都想着吃。”

安哥拉二十多万幸存的中国人,如论如何都能挑选出一批人才来。可实际上不管是闻天宇还是向明,他们规划的管理机构却非常的小。剩下的人在干吗?在想方设法的从土地里刨食吃。

周青峰在核冬天的时候就利用来自墨西哥的煤炭建造温室,用养蛆的办法来得到蛋白质。安哥拉的中国人没有煤炭,可他们就建地下温室,通过烧木材和杂草来维持温度。

在最困苦的时期,谁也顾不上什么团队管理,大家全都窝在一个个地下温室里苦熬。温室中种植的食用菌成了很多人果腹的食物。

而哪怕在核冬天过去后,地下温室的食用菌种植都一直没有断过,产量反而在不断增长。

富勒从粗陋的人员名单中挑选出能够组建管理机构的人员,同时感叹道:“你们二十多万人建造五万多地下温室,开垦了三万亩的耕地,最寒冷的时候每天都有几十吨的食用菌产出,这真是了不起。”

对于富勒的感叹,闻天宇却伤感地说道:“这不是二十万人建造的,而是六十多万人建造的。我们选择在马兰热安身,就是看重这里虽然地处偏僻,但水源充沛,土地肥沃。

如果不是核冬天,我们可以把这里建设的更好。如果核冬天能够推迟三个月,我们能少死一半的人。如果核冬天推迟一年,我们甚至有信心不死人。”

对于基地的食品产出能力,就连周青峰都感到极为震惊。以他作弊般的能力,在哈瓦那建造的温室也不过一两万而已,而食物产量还远远不如。

“好好好,老子要的就是会种地的人啊!”看过富勒发来的报告,周青峰错愕的发现中国人在安哥拉的职业中,最多就是开农庄的。

来安哥拉投资的白人往往只是简单的购买农产品,能真正利用这里的光热资源种地的只有中国人。在大灾变前,甚至是中国农庄出产的各种蔬菜,水果,肉类,粮食在养活这个国家的黑人。

向明就对周青峰解释过,“安哥拉的农业人口超过百分之七十,看似不缺劳动力。可实际上这里的黑人大部分宁愿在城市的贫民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