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私心(第2/6 页)

魏道远 茶渐浓 164 字 2024-06-14 19:19:34

细故意透露给轲比能,且为何建议他引兵北上时,乃是暂弃平城而向代郡北平邑了。

缘由有三。

一者,此战的主要目的是扬国威、慑不臣。

但塞外胡虏部落素来逐水草而徙,居无定所,魏国根本没有充裕的时间与国力将他们逐一击破。而田豫故意泄漏己军底细的做法,就是想让轲比能主动将这些部落召集起来,让他们都亲眼目睹魏国的兵威,进而达到威慑的目的。

且不用担心,轲比能不主动“配合”。

当田豫传檄幽并二州之北的胡虏部落,以魏国遣了三万洛阳中军来讨轲比能与步度根,来告诫他们莫要自误、不要给轲比能陪葬时,轲比能就不得不召集所有麾下部落了。

因为他见识过洛阳中军的战力。

早年曹彰北伐代郡乌桓时,他便假相助的名义引兵在侧观战,企图得渔翁之利。只是曹彰以摧枯拉朽之势击破代郡乌桓,将他的觊觎之念给彻底打消了。

如今,魏国中军足足三万步骑复北来,他仅仅以本部嫡系与步度根的族众,是根本无法对抗的。所以,为了有一战之力、为了鼓舞麾下族众的士气与敢战之心,他必然会召集所有依附自己的部落。

其二,则是为了此战胜算更大一些。

久在边郡的田豫知道,游牧部落最大的劣势就是没有完成集权。

每一个部落首领犹如封君一样,对族众有着绝对的指使权,莫说还不是鲜卑单于的轲比能可干涉,就连昔日的檀石槐都不能越俎代庖。

松散的联盟,也意味着人心不齐。

各怀私心的他们,不管是在保存实力相互推诿职责这方面,还是在辎重粮秣分配多寡方面,都难免会引发争执。

在短时间内,轲比能以个人威信是可以将所有声音压下去。

但一旦时间久了就有心无力了。

正好,依着胡虏部落的作风,不是要先避战、消磨魏军的锐气吗?

决战拖的时间越久,他们的战心就愈发不堪。

所以说,促成轲比能召众多部落聚兵,看似是实力增强了,但从长远来看却是内部相互掣肘而消弱了。

最后,便是田豫建议秦朗督兵往代郡而去的缘由了。

轲比能最早的属地,就是在代郡与上谷郡之北,最忠诚的麾下也正是这两个地方的部落族众。

而魏军若是引兵前去代郡驻扎,分出精锐骑卒将这两个地方的部落牧场以火与血彻底扫荡一遍,就容不得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