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二】(第2/5 页)

嫁娶不须啼结局是怎样的 怀愫 105 字 2024-02-18 06:47:26

四老五喊回来。

裴老太太不肯点头。

她一听到衙门拿人,吓得手中佛珠都拿不住了,这时把她的亲生儿子叫回来,可不就是送人进衙门去吃皮肉苦?

“老四从不惹事儿,老五就是个白身,他们回来能顶什么事儿?”

“都是六郎要显能耐,他还不如他爹!老三还知道自己没甚才能,六郎会读些书的,倒守不住拙!”

之前她不愿意儿子们离开京城,此时又不愿意儿子们回来。

徐氏立在佛堂中,两手叠在身前:“母亲还不明白么?若只是六郎,那还是三房的事,可……大爷和二弟一并都去了,四弟五弟躲不了的。”

裴老太太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

徐氏看向她时,还颇惊讶,老太爷走了,她也不曾慌成这样。

丈夫死了没事,儿子不出事才最要紧。

信是无论如何都要写的,但裴老太太非要派陪房的儿子跟着一道送信。

徐氏依旧叠着手,也依旧是那个口吻:“母亲,族里的长辈说不准会派人来,也会敦促四弟五弟快些赶路。”

叫人报信,让他们别来是行不通的。

这些事,徐氏办完就差人通报给三房,裴三夫人如今躺在床上养病,婆子们便干脆都报给六少夫人。

门上的人也知道此时三房是六少夫人主事,一看马车是林家来的,赶紧开门。

说话间,陶英红已经进了留云山房来。

送亲的时候直送到内院婚房去的,还是头回到卷山堂来,心道住在这儿不是大户人家的规矩。

可眼下哪有闲心说这些,拉住阿宝便问:“我听说了,怎么回事?不要紧罢?”

阿宝自然是安慰她:“没事儿,就是问话而已。”

“偏偏你爹又不在京里。”再想到韩征,陶英红鼻尖一酸,她拿出袖中的信塞到阿宝手中。

阿宝看这举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卫夫人想帮忙,可卫大人不愿意伸手,连回信都不许她回给裴家。

她打开信,果然如此。

陶英红急问:“说的什么?可有法子?”

阿宝摇了摇头:“卫家怕惹事儿。”既是《正气集》案,那实在是牵连太广,别人不肯帮忙也是寻常。

陶英红狠狠:“不看僧面还要看佛面!咱们几十年邻居了!难道你爹就没在战场上帮过他?狗东西!”

反是阿宝抚她的背:“犯不着为这事生气。”几回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