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繁华尽处是吾乡第六百四十一章武学(五)(第1/6 页)

将血小说值得看么 河边草 1010 字 2024-02-22 22:01:08

,最快更新将血 !

入月间,承恩湖畔彻底的成为了一处大工地,以工部匠作为首,数十民役,还有数百人的蜀人囚俘,几百人在这里挥汗如雨的劳作,将刚建成不足两三年的武学拆的七零八落。

说起来,两年的蜀中战事虽让巴山蜀水间腥风血雨,元气大伤,但对于大秦来说,却凭空多出了数十万人的囚役,使民间百姓的劳役骤减,日子比往年可是轻松的多了。

这些囚役也很是好用,比之民役,省下不少钱粮不说,还可以随意差遣,不用顾及其他,当然,怠工的,逃跑的,反抗的也弄出了不少麻烦,不过相比较而言,还是这些囚役用起来更加的顺手,起码,出现些许的伤亡,就根本不算什么,不像民役那般麻烦。

尤其是随着这些囚役越来越多,许多以前不曾料想到的事情也显露了出来,比如说许多地方,出了私下买卖人口的龌龊事儿,当然,这样的事以前也是有的,属于屡禁不绝的痼疾,只不过现在随着蜀中囚役的增多,一些人贩子将目光转到了囚役的身上罢了,而且这样的事情越来越多,其中多数根本不是什么官商勾结,而是囚役自己乐意,偷偷的与人私逃,毕竟,为人仆役,总比这么整日里拼死拼活的干活强吧?

其他的麻烦还有许多,这里便不一一列举了,反正情形渐渐开始混乱,其实万事皆是如此有了牟开头,就总会发展出许多的枝节出来,并不稀奇。

不过这么一来,却是迫使大秦朝廷有了颇多关注,而朝廷之上,也从来不乏聪明绝顶之人,见此情形,有那户部小官便对上官道了几句,任由事生终成乱局,不若编订明律,尽自约束,以为垂范,今观其事,于国于民大善焉,可为成例再有犯律法者刑罚可酌情略减,使之劳役,刺配之制,费时耗力,也可如此行之,云云。。。。。。。。。

俨然一篇以役代刑的大文章,那上官琢磨了一下,估计是觉着自己人微言轻终是不了了之了,但一次酒醉之后,却是说与友人,那友人颇为开明,又多次说与旁人接着,便渐渐传扬了开来。

若是太平天下,便也罢了,毕竟大家伙儿无不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思,抱残守缺,事事皆拿祖宗成法出来说事事实上不过是不愿夹掉安然享乐的太平日子罢了,但如今却是不同,大秦战乱频仍律法时有变更,大家不怕做事就怕巢覆舟倾之祸的时节,一些变草的阻力也就微乎其微了。

于是,一些御史台的人在听闻此议之后,便上了心,也没多费事,有人上书,中书具本上奏,之后明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