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2 章(第1/5 页)

比起快速发挥完的李元婴三人, 狄仁杰他们要慎重许多,毕竟, 谁都不想当垫底的,答起题来自然分外小心。

李元婴把这国子监上上下下都挑剔完了, 这四人才陆陆续续过来了。李元婴关心地问城阳:“你答得怎么样?”

城阳老实回道:“后面有两道题没想出来。”

李治一听,不由想起自己答的卷子, 城阳只有两道, 他有三道不太确定啊!李治顿时犹豫起来,不会是他垫底了吧?李治和魏膺虽无仇无怨,但还是想寻求一下平衡,问魏膺:“你答得怎么样?”

魏膺脸色其臭, 不愿搭理这个和李元婴一伙的家伙。可人家天家嫡子,身份尊贵,都好声好气地问他了, 他不答, 有违他爹从前对他的教导。魏膺瓮声瓮气地道:“不怎么样。”

李治见他脸色确实不好, 也不戳人伤口了,又去问年纪和李元婴相仿的狄仁杰。

狄仁杰也早早得了李元婴叫人送来的书单,虽无名师, 祖父却也算是个朝官, 给他答疑解惑不成问题,陆陆续续算是把“参考书目”读完了。他答道:“我也有两道题不太确定。”

李元婴一点都不照顾别人的情绪, 得意洋洋地说:“我全答出来了!”

李治见他这么得意,忍不住打击他:“答完了又不一定对。”

李元婴才不会被李治打击到呢, 他骄傲不已:“反正我第一个答完了。”这时他已叫人送了炭火过来,还让人在一边煮茶,炉子、茶叶、泉水都是他身边伺候的人带来的,若不是门房拦着,他会把长几和暖被都带来,一群人围坐着喝茶聊天儿。

这边开起了舒舒服服地茶会,孔颖达那边也陆陆续续收到了七份各有千秋的考卷。

李元婴的最早送过来,孔颖达找了几个水平过关的国子监博士过来一起阅卷,大伙都是不太乐意让李元婴得意的,所以卯足劲在那卷子上挑刺,连李元婴写得稍微狂放些、瞧着漏笔了,他们都给圈起来。

挑刺挑到一半,有人送炭火过来了,说是他们滕王觉得这边太冷,怕冻着诸位夫子,叫人也取点炭火过来,顺便还带了炉子来给他们煮茶!

孔颖达等人看到这仗势,判起卷子来倒不好像刚才那么严苛了。有句话叫什么来着,拿人的手软,吃人的嘴软。人家这么敬重你,你再煞费苦心挑人家短处,被人知道了难免会落了下乘。

平心而论,这位殿下答得还真的挺不错,一看就是胸有成竹的,那笔法潇洒自如,可见下笔压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