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皇帝的种种(第1/26 页)

清朝的皇帝乾隆 高阳 19 字 2024-02-18 08:18:17

清朝自康熙年间发生夺嫡的纠纷以后,不建储位,成为定制;后来又建立了立贤不立长的制度。因此,每一个皇子都可能是未来的皇帝;也因此,皇帝的种种,须从出生写起。

关于妃嫔召幸,有好些有趣而不经的传说;既属不经,虽然有趣,我亦不便介绍。不过,皇后及有位号的妃嫔,各有固定的住所;皇帝某日宿于某处,或召某妃嫔至某处共度良宵,作为太监最高办事机构的"敬事房"必然"记档",因而当妃嫔发觉怀孕时,可以查得受孕的日期。

妃嫔一经证实怀了孕,自有太医院的御医定期"请喜脉",服安胎药;到得将次足月时,内务府就要"传妇差"了。首先是选"奶口",其次是找稳婆,都由"上三旗包衣"的妻子中选取。

出生以后,由敬事房通知内务府记入"玉牒"。所谓"玉牒"者,即是皇室的家谱。爱新觉罗氏大别为两类:凡是太祖的子孙称"家室";太祖兄弟的子孙称"觉罗"。腰带分黄、红两种,所以俗称家室为"黄带子",觉罗为"红带子"。玉牒的封面,亦如其色,家室是黄色封面,觉罗是红色封面,不妨称之为黄簿、红簿。

皇子皇女当然记入黄簿,主要内容是性别、生母名氏、位号、第几胎、出生年月日时,还有收生稳婆的姓氏,以便出纠纷时可以追查。

然后是命名,时间早晚不一,有些出生未几即行夭折,既无名氏,亦未收入玉牒叙排行的,在康熙年间是常有之事。命名之制,至康熙皇长子胤禔出生,始有明文规定,上一字用"胤",下一字用"示"字旁,由内阁选定偏僻之字,奏请朱笔圈定。需用偏僻字者,因为此皇子将来可能成为皇帝,便于臣民避讳。自康熙朝以后,命名字派如下:

一、雍正:上"胤",下"示"字旁。

二、乾隆:上"弘",下"日"字旁。

三、嘉庆:上"颙",下"玉"字旁。

四、道光:上"绵",下"竖心"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