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走近新时代(第2/4 页)

胡为跼蹐意难安事业发展 何常在 158 字 2024-02-18 07:49:33

坐得起飞机打得起车,等真的有钱了,要为父母买一套房子一辆汽车,才算没有辜负父母的养育之恩。

石家庄的房子在一平米800元左右,好一些的楼盘是1000到1500元,以周安涌的实力,即便是现在为父母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也不在话下。周安涌父母的房子还是单位的福利分房,88平米。何潮家的房子也是父母的福利分房,父母还算幸运,赶上了最后一批分房的名额,90平米的三室一厅,一家四口,也算够用了。

何潮在家里住了10多天,和妹妹何流说话最多,其次母亲,和父亲一共只说了不超了20句话。父亲只问了问他在深圳的事业,对他在深圳的吃住是不是习惯,只字未提。在听到何潮从事快递行业并且已经拥有了100多名员工时,父亲只是淡淡了“哦”了一声,脸色波澜不惊。

不过何潮还是敏锐地从父亲眼神一闪而过的欣喜中捕捉到了父亲的赞许。

母亲关心的更多是他的吃住和生活习惯,以及他有没有谈女朋友,而小妹更想知道深圳和内地的区别,有多新潮,香港好不好,有多繁华有多发达,希望何潮下次回来为她多带礼物,更希望跟随何潮一起去深圳。

小妹不愿意留在石家庄当一名老师,她不想和父母一样在一个内陆平原城市平淡而没有波澜起伏地过一生,太无聊也太无趣了,人生不应该是一马平川的平原,而应该是策马狂奔的草原和山川。

临走的时候,父亲送了何潮一块手表。

何潮从小喜欢手表,上初中的时候,想让父亲买一块手表,父亲没同意,让他自己勤工俭学想法赚钱。何潮二话不说,卖了一个暑假的冰棍。他记得是去临村大郭村批发,批发是一分五一根,零售卖五分钱一根。生意不好的时候,也卖三分钱一根。

一个暑假下来,何潮每天要骑几十公里自行车,在五六个村子穿街走巷,嗓子喊哑了,皮肤晒黑了,最终赚了30多块钱。

当时石家庄手表厂生产太行、红莲、石珠、三鱼等品牌的手表,太行最贵,要100多块,何潮买不起,看上了一款红莲手表,是50块钱,还差十几块,母亲心疼何潮,暗中塞给何潮十几块。何潮买了一块红莲牌机械手表,手动上弦,每天误差在两三分钟左右。

他每天睡觉都不摘表,没过多久,手表磨花了不少,尤其是表蒙,划得不像样子,雾朦朦一片。因为当时的手表表蒙都是有机玻璃制造,既不耐磨又不防水,还容易损坏。

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