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一箭双雕(第2/4 页)

个正着。

何潮可以理解治安巡防员成立的初发点是好的,确实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深圳治安环境每况愈下的局面,但由于具体执行的人私心过多,治安好了,却变成了另外一种形势的扰民,干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

一直持续到2003年,发生了孙志刚事件,才引起全国性关注,并且呼吁废除《收容法》。

2003年3月17日晚上,任职于广州某公司的湖北青年孙志刚在前往网吧的路上,因缺少暂住证,被警察送至广州市“三无”人员(即无身份证、无暂居证、无用工证明的外来人员)收容遣送中转站收容。次日,孙志刚被收容站送往一家收容人员救治站。在这里,孙志刚受到工作人员以及其他收容人员的野蛮殴打,并于3月20日死于这家救治站。这一事件被称为“孙志刚事件”。

孙志刚死后,行凶者等人被判处死刑以及死缓,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同时也引发全国范围内对户籍制度的拷问以及流动人口国民待遇的悬空问题。

孙志刚的墓志铭写道:

一九七六年七月二十九日:出生于湖北黄冈;

二零零一年:武汉科技学院染美本科毕业;

二零零三年二月:就职于广州,任美术平面设计师;

同年三月十七日:因无暂住证被非法收容;

同年三月二十日:死亡,终年二十七岁;

同年四月十八日:经法医鉴定其系遭毒打致死;

同年四月二十五日:《南方都市报》发表《被收容者孙志刚之死》;

同年四至六月:孙志刚的悲剧引起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响,通过互联网及报刊杂志各媒体,民众呼吁严惩凶手要求违宪审查;

同年六月五日:广州当地法院开庭审理孙志刚案;

同年六月二十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公布;

同年八月一日:一九八二年《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废止。

以生命为代价推动中国法治进程,值得纪念的人———孙志刚。

2019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印发《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指出城区常住人口100万—300万的Ⅱ型大城市要全面取消落户限制;城区常住人口300 万—500万的Ⅰ型大城市要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