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论战往事(第2/4 页)

浩荡小说 何常在 158 字 2024-02-18 07:49:33

力,学高手机风光无二。

只不过后来三星手机主动上门寻求合作,提出让学高为三星代工,学高选择了捷径,开始贴牌生产三星手机,久而久之丧失了自身的原创性,销量愈发下滑,后来也就销声匿迹了。

学高集团原本是一家发源于广东省的乡镇企业,最开始时从1984年生产冰箱,是中国最早生产冰箱的企业之一。纯国产技术冰箱的标签加上优秀的质量以及较为早期的品牌意识,学高冰箱一时成为市场的宠儿。

风头最盛时,甚至通用电气都想入股学高,不过被拒了。

但是学高的问题在于体量太大,尾大不掉,冰箱、手机以及各种小家电,都有涉及。体量上去了,知名度有了,但学高集团自始至终都是一个乡镇企业的内部结构,内部政企不分,股权纠纷不清,挪用贪污问题严重。混乱的管理让学高由盛转衰,亏空越来越多。

2004年时,三成品牌的手机在市场上日渐成熟,虽然还没有成为数一数二的主流品牌,也算占据了一席之地,并且销量和知名度在缓慢提升中。学高由于为三星代工,新推出的机型市场反应冷淡,为了提升品牌口碑,学高开始对三成进行攻击,声称三成的设计和功能抄袭了学高,要向三成索赔。

三成的手机比学高的新款手机还提前半年上市,学高方面就辩称三成是在设计阶段就抄袭了学高的创意。事情一时闹得沸沸扬扬,背后有没有大老板、张辰甚至是周安涌的影子,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何潮和江离商定了一个反击之策,打了一个极其漂亮的翻身仗。

何潮认为,不管三成如何辩解如何拿出证据,消费者中,相信三成的依然相信,支持学高的依然支持,中立的消费者,依然中立。因为大多数消费者,并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兴趣,他们也并不在意技术上的细节以及三成抄袭学高是不是可行,他们只凭喜好和立场判断对错。

与其去正面回应学高的指责,还不如反其道而行之,攻其侧翼。

正好学高由于经营不善,正在和一家跨国公司商谈收购事宜。很快,一篇署名江离的文章发表:《学高集团:在“国退民进”的盛宴中狂欢》,重点剖析了学高集团被某跨国公司收购前后诡异的财务处理和异常报表,直指国有资产被贱卖了。

文章发表之后,当即引起轰动,学高集团董事长胡日斤主动应战,发表文章反驳江离的观点,声称江离作为三成科技的关联方,在三成科技抄袭学高集团产品之际发表混淆视听的文章,别有用心,让人怀疑江离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