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各有见解(第2/4 页)

浩荡两千年解读 何常在 158 字 2024-02-18 07:49:33

江阔看似反应迟钝,其实是胸有成竹,并不急于一时与周安涌一争高下。她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茶,又朝余建成淡然一笑:“不好意思,让余老师见笑了,班门弄斧,希望没有打扰余老师的清静。”

“怎么会?不会,不会。”余建成乐呵呵地摆了摆手,“年轻人争论一番不是坏事,理不辨不明嘛。我最欣赏你们年轻人的朝气和冲劲,想当年,我有不同想法和别人较真时,比你们现在激烈多了,哈哈。”

江离忍不住问了一句:“余老师对模仿还是自主创新是什么看法?还有对照搬国外模式还是发展自己的特色道路又有什么见解?”

何潮暗暗摇了摇头,江离问得太唐突了,他之所以一直不开口征求余建成的意见,是他早就看了出来余建成一副坐山观虎斗的泰然,要的就是等双方争得不可开交时,他再出面从中调和,才能显示他的权威和一言九鼎。现在争论才刚刚开始,他才不会提前介入并且下一个结论出来。

还有一点,余建成估计也想听听双方的观点,也好让他从中接触新鲜事物和新颖看法,对他提升眼界和了解新兴事物有莫大帮助。最主要的一点是,他不会轻易抛出自己的论点,说错了,显得太没水平。说对了,也会显得他太过仓促。

因为江阔和周安涌争论的焦点,至少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权威的定论。改革开放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的许多尝试,就更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一次又一次被摸过的石头了。

没有权威定论的事情,余建成不会做出自己的判断,是他身为上位者的矜持,也是保持他身为上位者的权威和神秘的策略。

果然如何潮猜测得一样,余建成非但没有正面回答江离的问题,反倒摆了摆手:“不要打乱他们二人的思路,让他们说下去,我们一起学习。”

看,既显得余建成为人谦和,又谦虚好学,形象瞬间高大了许多。何潮都忍不住笑了。

江离羞愧地笑了笑,不再说话了。

“我承认我也没有出过国,见识比不上从小在香港长大的江阔,所以我决定从今年开始,每年都要出国一段时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周安涌自以为已经说得江阔哑口无言了,朝海之心投去了赞赏的目光,&l